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軍用新航行系統已突破西方封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3 07:01:15  


陳志傑在航空兵部隊調研。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據《解放軍畫報》報道,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騰飛,民用航空事業亦呈迅猛發展趨勢。特別是滬杭、京津、珠江三角洲地區,軍事飛行和民航飛行在空域協調、空域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 

  那時,我國除少量引進國外空管系統外,絕大部分地區均用手工作業方式進行空中管制,整體管制能力低下。 

  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了“改革空中交通管制體制,逐步實現我國空中交通管制手段現代化”的戰略決策,選定滬杭地區作為試點區域,並批准為國家“八五”重點工程。 

  隨即,“構建全軍一體化空管自動化體系”任務下達到空軍某研究所。年僅30歲的陳志傑被任命為“項目軟件總師”,領銜組建全軍第一個航管研究室,被任命為該室主任。 

  懷著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陳志傑學習借鑒國際航管的最新理論,結合我國空管、空防、空運的特點規律,提出了以“融”為主的頂層設計思路:融合軍隊和民航用戶的需要,融合航管諸要素的功能,實現軍民航空管一體化,實現空管空防一體化。 

  隨後,陳志傑帶領課題組成員,對全國所有通航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進行分析,對全軍航空兵訓練和戰備飛行數據進行匯總,建立發展趨勢的數學預測模型。針對技術難點,課題組拿出解決之道:運用先進軟件技術,進行系統集成;研製關鍵接口設備,構築高效互聯平台;優化設計空域利用方案,拓展軍用和民用航路資源,實現軍隊和地方航空器之間、各空管單位之間的和諧運行…… 

  經過13年的艱苦探索和實踐,課題組成功完成全軍自動化空中交通管制體系綜合論證、系統建設和系統集成。該課題創建了全國全軍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的應用體系和技術體系,制定頒布了4個國家軍用標準、10個行業標準和全國空管基礎數據,實現了對我國領空內飛行活動的有效監控和管制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