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軍方學者:不妨積極應對韓美軍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1 00:11:51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環球時報刊載中國海軍某研究所戰略研究學者郭亞東的文章說,近段時間,有關韓美聯合軍事演習中美國核動力航母是否進入黃海水域廣受關注,多數媒體及專家學者的關注點都集中在美核動力航母進入黃海後對我京津門戶的直接威脅,以及對我國安全半徑和防衛邊界的挑戰,國人為此不開心者甚多。其實,在面對難以避免其發生的挑戰或威脅時,不妨以積極的心態,採取積極的措施去應對和化解。 派出海軍兵力到公海上去主動“蒞臨觀摩”,既能化解困境,還可能會有一些軍事上的“意外收獲”。

  中國是韓美軍演的隱形目標,這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判斷。表面上看,韓國在不斷推進對朝鮮的強硬姿態過程中,戰略魄力與軍事自信不足,希望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為其壯膽。實際上眾所周知,朝鮮海軍實力根本不及韓國海軍,更別提與美國海軍相比。然而,美國硬要派出龐大的核動力航母打擊群到中國近海進行針對朝鮮的演習,其背後的寓意不被懷疑才怪。特別在美國執意推動對台軍售和美軍高層頻頻發表對華強硬言論之後,美航母打擊群的劍鋒所指更難讓人相信只是朝鮮。因此,在韓美“牛刀殺雞”式的軍演中,中國不是無關的看客,而是一個被隱形了的目標。

  在有了上述判斷後,我們還要看到,韓美軍演為中國海軍提供了一個練兵契機。航母打擊群是美國對外霸權政策的一個王牌,也是對我國實施威脅的主要介入兵力,但其多遠離我國近海,與我海軍直接遭遇的機會很少。從軍事角度上看,軍事演習通常以模擬實戰為主,其指揮流程、通信手段與方法、武器裝備使用、防禦層次等方面遠比日常的巡航和訓練更複雜、更有價值。一些在平時巡航和訓練時限制使用的通信密鑰、通信頻道、雷達頻率、聲納功率等,通常會在軍事演習中開啟或閃現,導彈與魚雷等武器裝備的電磁特征也有較真實的體現。此外,韓美兩國海陸空各軍兵種配合與默契程度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情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