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稀土主要依賴中國供應局面不可持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9 14:09:02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部分專家在內蒙古包頭召開的“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上指出,目前中國稀土的儲量只佔全球的30%左右,而生產供應量卻約佔全球95%,比例已嚴重失衡,長期下去難以持續。

  新華社報道,被譽為“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稀土,廣泛應用於光學、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機械製造、新能源、核工業等尖端科技領域。然而,儘管稀土在地球上分佈廣泛,但富集成礦、具備工業化開發價值的儲量較少,是寶貴的戰略資源。

  據包頭(包鋼)稀土研究院院長趙增祺等專家介紹,上世紀60年代,隨著對白雲鄂博礦山稀土資源的勘查,中國稀土資源儲量在全球的比重一度躍升至90%左右。此後,由於中國稀土資源的開發和破壞、浪費,加上國外在稀土資源勘探上陸續取得突破,這一比重已經大幅下降。

  據國土資源部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累計探明的稀土儲量以氧化物計算,約為8300萬噸。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等專家指出,從近年來對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家和東南亞、中亞地區的稀土儲量評估數據看,目前中國尚未開發的稀土工業儲量,估計在全球的比重僅25%至30%。

  參會的趙增祺、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等專家也認為,從目前獲得的國外稀土資源勘探信息看,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也就佔全球的30%左右,大幅低於社會上流傳的比例。如果按人均資源量計算,中國已屬稀土資源相對稀缺的國家。

  專家們指出,目前全球約95%的稀土產品由中國生產供應。然而,隨著高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全球的稀土消耗量在不斷上升,目前每年的消耗量已增至13萬噸左右,預計2015年前後將達到20萬噸左右。

  “中國資源量比例小,卻支撐著全球絕大部分的消費需求,長期下去,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也是不公平的,長期看提高稀土產品價格,增加中國之外的資源供應已是大勢所趨。”一位專家認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