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際質疑中國發展中國家屬性 人民日報回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1 09:28:30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中美兩國集團共治世界”等論調不絕於耳。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國際輿論近日質疑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屬性,就此人民日報回應。內容如下: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國際上質疑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屬性的聲音多了起來,“中國是準超級大國”、“中美兩國集團共治世界”等論調不絕於耳。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空前提高,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但如果據此否認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屬性,認為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了,顯然是一種誤判。中國是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世界人口大國,判斷中國是否進入發達國家行列,顯然不能單憑總量指標去衡量,而應更多地從人均、結構、效益等方面進行評估。

  中國雖然堪稱經濟大國,但還遠未成為經濟強國。中國的經濟總量高,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700美元左右,仍居世界百位之後。中國是貿易大國,但加工貿易占據中國貿易的半壁江山,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消耗型為主,利潤率低。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但在精密儀器、高精度零件、新材料等領域仍主要依賴進口,出口行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不足20%。

  雖然中國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但是按照聯合國每人每天1美元的貧困線標準,中國有1.5億貧困人口;按照中國2009年農村貧困標準1196元測算,農村貧困人口為3597萬人,相當於法國人口的一半多。中國的科技、教育、社會保障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09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2%,遠遠落後於創新型國家的相關比例;中國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僅為40多美元,美國的相關數字是中國的幾十倍之多;中國的殘疾人口約8300萬,相當於德國的總人口。在2009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中,中國僅排第九十二位,被劃歸中等發展程度國家之列。

  現代管理學中有個“木桶原理”,即木桶容量取決於最短的木板,而不是最長的木板。中國經濟、科技等實力發展迅速,但城鄉和區域發展水平仍很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制約發展的“短板”不少。

  中國的對外政策也鮮明地體現了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屬性。中國和亞非拉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方面有著共同關切,在實現國家發展、改善民生方面有著共同利益,在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方面有著共同追求。中國始終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促進發展中國家整體地位的提高,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間的共識遠遠大於分歧,把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割裂開來或對立起來的企圖是不會成功的。

  儘管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中國積極承擔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國際義務,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盡心盡力,這一點有目共睹。指責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為借口逃避國際責任,完全是不講事實、不負責任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