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少將:中國海軍正轉型 比軍艦數量無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2 09:13:44  


資料圖:中國海軍052B級168號導彈驅逐艦海上巡航。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英國《經濟學人》網站8月30日刊出的一篇文章援引了美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關於全球國防開支的調查報告中一組數據,認為中國的戰艦數量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戰艦擁有國。 

  近期,美國IISS在給出戰艦區別於民用船只的定義後,對各國擁有戰艦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1971年至1996年間,全球擁有戰艦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1997年至2006年則是美國,2008年以後,中國躍居第一。《經濟學人》文章分析說,一國軍事力量源於其經濟實力。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應該引起西方國家的關注,更何況中國確實正在加速建設其海軍隊伍。這次中國的戰艦數量超過美國是“中國崛起”的又一個表現。 

  環球網記者就此採訪了《解放軍報》前副總編輯饒洪橋少將。饒將軍說,在鄧小平同志的號召下,中國軍隊開始從“數量密集”向“質量密集”轉變,但目前仍在轉變過程中,仍屬數量密集型軍隊。他說:“一個數量型軍隊,無論是軍人還是軍艦,數量都是很多的。但與別國相比,我們國家的軍艦還不強大。” 他舉了我國軍艦出訪別國港口一事為例:“幾個國家的軍艦停在一起,別人站在自己軍艦上看我們,就像站在一棟大樓上看旁邊的小平房。”所以比軍艦數量並無意義,總噸位、戰鬥力才是更重要的指標。另外,饒將軍還提到,我國沒有艦母,沒有海上大平台,軍艦數量再多,也限製作戰能力的發揮。 

  對於美英媒體對這一排名加以特殊關注,饒將軍認為,這不過是美英希望將“中國威脅論”提到一個新的層面。他還說,隨著我軍向“質量密集”型轉變,我國軍艦數量一定會下降,而總噸位則會增加,“到那時才有可比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