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美國人知道 硬碰硬是嚇不倒中國人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7 08:27:43  


 
  美糾錯能力值得學習,但殘局收拾遠未結束 

  吳心伯:奧巴馬按照既有思路進行收拾殘局的做法,比如加強金融監管應對金融危機,從伊拉克撤軍,增強阿富汗軍事力量等,基本上按照競選承諾做到位了。但是美國的經濟復甦依舊不強勁,失業率居高不下,因為經濟規律有其周期性,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奧巴馬收拾殘局的工作是做了,但收效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韓旭東:其實美國體制自上世紀4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以來就表現出了較強的糾錯能力,這種糾錯能力,能夠做到預見問題,或者在出現問題時,很快能“自我治愈”。這也是美國為什麼在上世紀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歷次挫折後,會馬上改弦更張的原因。現在結束伊拉克戰爭也是這樣的道理。 

  丁剛:談糾錯,要避免一個誤區。不能因為美國撤軍,就認為美國的伊拉克戰略徹底失敗。早在伊戰開始前,就有美國學者說,要改變中東,在伊拉克建立起“民主體制”,至少要有五十年的努力。目前來看,美國對伊拉克未來的設計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只是有所調整。如果根本的方針戰略都失敗了,那還談什麼糾錯呢?美國並沒有放棄目標,只是對路徑做了調整。 

  達巍:美國的糾錯能力至少有兩點值得學習。一方面,美國有三權分立、兩黨競爭的政治制度以及思想界討論相對少禁區,在機制上保證了美國的糾錯能力;另一方面,美國國內各種政治辯論雖然激烈,但美國社會在很多問題上還是能形成共識。不過,美國超強的實力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糾錯能力,過度透支權力資源給美國本身帶來了傷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