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發射新衛星 西方多重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8 09:24:20  


 
  耐人尋味的是,《解放軍報》今年5月曾刊登一篇介紹我軍導航測繪技術進步的文章,文中提到:遙感測繪衛星的升空,令信息獲取手段由地面向航天轉變,我測繪兵實現了“千里眼”的夢想。香港“亞洲時報在線”網站據此推測說,中國正在構建的遙感衛星網絡,可以方便地把測繪視野擴展到周邊地區。 

  “中國進入第二代SAR衛星時代”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曾透露,今年中國共有15次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就發射任務的繁重和密集程度而言,2010年對中國航天事業來說極不平凡。另據統計,截至8月底,世界各國2010年總共進行了42次航天發射活動,其中中國占了7次,大有緊追美國(8次)之勢。 

  美國航空航天總署(NASA)提供的一份預測則顯示,今年剩下的時間裡,中國還將連續發射至少兩顆“北斗”導航衛星、“中星-20”通信衛星以及“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等。從發射計劃可以看出,中國正在重點加強太空偵察/監視系統的建設,其中遙感衛星的發展被排在極其優先的位置,外界認為它是解放軍在未來戰爭中獲得“制信息權”的關鍵。 

  安德魯.埃里克森對《連線》雜誌表示,攜帶SAR的“遙感”系列衛星受到中國科研部門的高度重視,它在中國“863”國家高科技發展計劃中優先級很高,得到相當大的預算投入。從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來看,該衛星的主要研製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上海空間飛行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埃里克森補充說,上月剛剛發射成功的“遙感衛星十號”,標誌著中國第二代SAR衛星時代的到來。該衛星能“看穿”諸多掩蔽物,探測到地面、地下或者海中的目標,此外,這種衛星還能用來追蹤移動目標(如美國航空母艦),或者為軍事制圖提供幫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