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學者:美借中日釣魚島摩擦漁利 離間東亞各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5 15:33:57  


 
  面對前任鳩山由紀夫留下的爛攤子,修補裂痕日深的美日關係成為了菅直人必須要處理的棘手問題。在上任之初,菅直人就不惜臨時取消訪華計劃以平息美國的不滿,其後又在政策上由親華急轉向親美。特別是中美之間近期的對抗更是成為了菅直人對華強硬表態的絕佳時機。

  在中日撞船事件之後的9月10日,日本民主黨政府最新《防衛白皮書》出台,強調將繼續維持美軍在沖繩的遏制力,再度回歸到“親美防華”的軌道上。另據日本媒體披露,美日將在今年12 月舉行聯合軍演,地點包括釣魚島附近水域。

  由此可見,日本民主黨亦希望利用當前的中美對抗修補日美關係,進而穩固執政地位。

  美國從中日摩擦中漁利

  美國一向以東亞地區的“離岸平衡手”自居。東亞地區大國林立,維持該地區的穩定,進而追求美國在該地區利益的最大化一直是美國東亞戰略的核心。在中日之間,美國同樣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平衡者的角色,既防止雙方走得過近,也要防止雙方鬥得過狠。早在2005年中日關係降到冰點之時,美國即主動出面尋求中日雙方接觸,力求促成和解。而在2009年,鳩山政權上台並高調發展中日關係。美國朝野對此質疑不斷,對中日接近相當緊張。

  而事實上,日本長期以來就是作為美國在東亞牽制中國的砝碼而存在的。自冷戰之日起,日美同盟就是美國在東亞同盟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儘管自20世紀70年代起,日本逐步開始其恢復“正常國家”的步伐,獨立性與日俱增,但依舊維持了同美國的特殊關係。此前鳩山內閣的折戟沉沙就可視為是美國特殊影響力的再次體現。與2005年美國積極主動出面調停中日關係不同,此番美國對日本在釣魚島的玩火行為聽之任之。美國國務院僅在9日由發言人克勞利發表聲明,希望雙方和平解決。美國此番的消極態度,不排除通過日本“放火”,對中國間接施壓,進而逼迫中國在敏感問題上做出讓步的意圖。

  而從長期來看,聯繫到美國近期戰略重心從中東向亞太的轉移,一些媒體認為,美國有動機挑撥中日關係,從中漁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