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工商時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8 11:45:05  


  中評社台北9月28日電/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孫子兵法謀攻篇:“…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勝者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觀察此次中日釣魚台事件,最後日方完全依照中國要求,以無條件放人收場,可以說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現代實例。另外,最近歐美各國對人民幣及日圓升值持續喊話,美國國會甚至準備立法強制行政部門採取行動,這個即將改變世界經貿秩序的匯率之戰,勝負關鍵亦在孫子兵法謀攻篇的“知勝之道”。 

  社論說,首先觀察整個釣魚台事件的過程中,中國始終並未真正準備“兵戎相見”,而是一層一層施壓:在言語文字上,開始只是外交部層級提出抗議聲明及召見大使,到後來由溫家寶總理親自喊話;在實際行動上,開始只是文化交流限制、國民赴日旅遊限制及官員互訪限制等,壓力似乎並不明顯,日方因而錯估形勢,一直維持高姿態。然而,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情勢逆轉的最後的臨門“二”腳,來自中國以限制稀土出口要脅,加上美國倒戈配合中國對日施壓,因而使整個事件照中國方面的劇本落幕。若上述報導屬實,前者係扼住日本高科技產品的關鍵原料,後者則離間日本國家安全的長期靠山(美國),讓日本因而不得不忍氣吞聲、乖乖就範。表面上中國好像只打口水戰,實際卻是暗地裡一層一層加壓,堪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典範。 

  在東西方世界的匯率戰爭方面,雙方人馬事前放話、施放煙幕彈等種種行動,不一而足。以日本、中國多年來享有世界貿易的長期順差,從國際貿易理論來看,這是長期的基本失衡,歐美國家要求日圓及人民幣升值,本為符合學理的理直氣壯之舉,竟然多年來懸而未決。此次,美國方面的策略,一方面在國內準備由國會立法,讓行政部門以民意為後盾,在國外採取強勢行動,這倒符合孫子兵法謀攻篇“知勝者有五:…上下同欲者勝”的道理。另一方面,美國想聯合歐洲各國,11月於韓國首爾的G-20會議中,以人民幣及日圓的匯率操控為議題,想以打群架方式,達到“識眾寡之用者勝”的效果。 

  然而美國的策略卻碰到了主辦國韓國的軟釘子。韓國以主辦國的優勢地位,冠冕堂皇地宣稱,此次G-20高峰會議“仍然”是個開放論壇,對於事關全球經貿秩序的匯率問題,當然會安排在議程當中,但並不適合針對個別貨幣匯率予以特別討論;換言之,人民幣或日圓的匯率問題將不會成為此次G-20高峰會議的個別議題。韓國此舉,當然是以自己國家經濟利益為考慮。緊鄰在世界第二大與第三大經濟體旁邊,何必不識相做出任何損人不利己的安排?更何況中國大陸是韓國長期苦心經營的目標市場,得罪中國等於自找麻煩。韓國的做法可謂符合孫子兵法謀攻篇“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之旨趣。 

  社論說,倒是日本政府在匯率戰還沒開打前,只因日圓快速升值,率先宣布捍衛82日圓兌一美元的底線,並且進行市場干預。其實日圓的快速升值,其中或許含有歐美國家“試水溫”的“陽謀”。這一試,一方面讓日本企業亮出85-90日元兌一美元的“逃命線”,意謂日圓升值超過85兌一美元,日本企業將會大舉出走;另一方面,也讓日本政府亮出可以忍受的日圓升值底線。日本政府在亮出底牌的同時,還大剌剌地干預匯率。從事先準備的妥適程度來看,若其企業和政府都已亮出底牌,甚至匆促行動,依孫子兵法謀攻篇“以虞待不虞者勝”觀之,日本在這波匯率戰爭中,勝算可能不大。 

  有趣的是,最受矚目的人民幣升值問題,好幾年來已經被提出不知有多少次。中國政府領導人對外口徑,總是一成不變地提出兩大“箴言”:“人民幣沒有被低估”、“中國政府從未操控匯率”。此次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聯合國會談,奧巴馬建議人民幣可以大幅升值,溫家寶仍是用“人民幣沒有被低估”回應。而且在溫家寶出訪前,中國外匯主管當局已經幫溫家寶提供了防護裝備:讓人民幣升值到6月17日匯率改革後的最高點,升破6.70人民幣兌一美元,直逼6.69兌一美元,好讓溫家寶說“人民幣沒有被低估”這句話時,有其“事實”依據。中國當局這些應對策略,充分發揮孫子兵法謀攻篇“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精義。 

  社論說,綜上所述,釣魚台事件顯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奧妙,而五個“知勝之道”勢將成為未來東西方世界匯率戰爭的勝負關鍵。未來世界經貿秩序的演變,依此脈絡當能窺其端倪;至於政府相關主管單位,當然更要慎思、明辨,隨時做好妥善因應的準備。


    相關專題: 保衛釣魚島 官民同仇敵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