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研發最新型電推艦船 外方參與條件極苛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2 10:24:30  


馬偉明(右三)在指導課題組攻關。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科技日報報道,34歲破格教授,38歲成為博導,41歲當選院士,42歲晉升少將,專業技術一級,一等功臣……

  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年輕科學家,在世界上最早提出電力集成理論,先後攻克制約國家、軍隊裝備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關近千個,有20多項成果為世界首創、國際領先,當之無愧的中國驕傲!

  新型戰艦的“中國心臟”

  “核心技術必須國產化,否則我們永遠只能拴在別人的褲腰帶上過日子。”在海軍工程大學,大家都知道馬偉明脾氣強、性子急。

  那年,即將擔負執勤任務的某型主力潛艇充電發電機突然出現嚴重故障,導致該型潛艇全部停航,部隊上下心急如焚。

  “我是海軍的院士,裝備出了問題,我不去研究,海軍還要我這個院士幹什麼?”

  經過幾十個日夜、近千次的反覆實驗之後,馬偉明和戰友們終於模擬出了與故障裝備完全相同的故障形態。很快,一套詳細的技改措施,連同整個事故的分析報告出爐,“趴窩”3個月的潛艇,又重新起航了。

  有人形象地把動力系統比作現代艦船的“心臟”。過去,我海軍潛艇電機設備大多依靠進口,嚴重制約海軍戰鬥力建設。艦艇體積重量有嚴格限制,怎樣在這種情況下提供高品質、大容量的交直流電力,一直是世界各國海軍致力追求的目標。經過研究論證,馬偉明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電力集成的技術思想,即用一台電機同時發出交流和直流兩種電。

  用一台電機同時發出交流、直流兩種電!當時,國內外電機界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妄想”。

  馬偉明不信邪。10年攻關,馬偉明創立了三相交流和多相整流同時供電的發電機基本理論,攻克了這類電機電磁參數計算、系統穩定性、傳導干擾預測及其抑制、短路電流計算等關鍵技術,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台交直流雙繞組發電機系統,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交直流發電機工程樣機通過鑒定,正式生產裝備部隊。從此,我海軍新型潛艇有了一顆堅強的“中國心”。

  然而,馬偉明對這一領域的探索沒有止步。隨著大型戰艦對艦載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馬偉明提出研製體積重量更小、發電容量更大的高速感應整流發電機供電系統的設想。

  有關資料顯示,西方發達國家幾年後才相繼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而就在他們剛剛邁入這道門檻之際,“急性子”的馬偉明已經成功研製出高速感應整流供電系統的全尺寸樣機,又一次確立了我國在多相發電機整流供電系統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上的世界領先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