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越南欲借助向美俄出租金蘭灣 制衡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4 11:04:55  


 
  時隔8年後,俄羅斯為何又重提返回金蘭灣?分析人士認為,這其中包含了俄羅斯欲重振大洋雄風的決心。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迅速恢復,俄羅斯開始伸出收回了多年的海空戰略巡弋觸角,積極“收複失地”。除重提返回金蘭灣外,俄羅斯此前與非洲國家也門方面進行了接觸,探討在也門索科特拉島部署海軍基地的可行性。另外,俄羅斯還計劃在利比亞班加西港設立永久性基地。

  《世界軍事》總編輯陳虎認為,如果金蘭灣基地得以恢復,俄羅斯在印度洋的軍事影響力也將得以復甦。“如果要在金蘭灣取得一個點,和海參崴相呼應,俄海軍在整個太平洋乃至南下印度洋的道路當中一下子就變活了。”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則認為,俄羅斯打金蘭灣這張牌,是對美國高調重返東南亞的一個戰略回應。“美國現在積極介入南中國海,俄羅斯自然也要顯示出大國的範兒。”

  扼守著馬六甲和南海

  金蘭灣位於越南東南海岸線弧形突出位置,不僅是東南亞著名的天然深水良港,而且扼據太平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價值無與倫比。金蘭灣水深灣闊,港內可停泊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上百艘萬噸級大型軍艦。整個港灣被高約400米的山嶺環繞,制高點極易布防,可部署防空導彈和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群。由此可以控制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還可對印度洋北部地區、波斯灣、東海和南海進行電子監控。

  正是由於金蘭灣的重要戰略地位,百年來這裡成為大國輪流坐莊的軍港。1905年日俄大海戰,沙俄波羅的海艦隊的上百艘戰艦曾雲集於此。1935年,法國開始在此修建海軍基地。1940年,金蘭灣落入日本手中,成為其入侵馬來亞和荷屬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的基地。1965年至1967年越戰期間,美國斥資3億多美元對金蘭灣進行擴建,使其成為美軍在東南亞的巨大陸海空聯合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基地。

  當時,美國在金蘭灣的空軍基地極為氣派,包括兩個噴氣式飛機機場和一個直升機機場,每個機場都可容納上百架飛機。美國還鑿開了金蘭山脈,在山內修建了飛機庫,修築有供B52飛機使用的大型跑道。越戰結束後,美國人被迫撤離了金蘭灣。

  越南政府於1979年將金蘭灣免費租借給蘇聯,租期25年,直至2004年。蘇聯解體後,由於資金不足,俄已無力維持金蘭灣的正常運轉,於是被迫把該基地的大部分地區移交給越南管理。1998年,越方向俄羅斯下了最後通牒:要麼每年支付3億美元的租金繼續租賃,要麼在2004年租借期滿後將軍事基地歸還越南。最終,俄羅斯選擇了提前離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