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盛頓郵報:中國不斷崛起 卻又脆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6 16:16:32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4日發表署名文章認為,中國在不斷崛起卻又脆弱,稱對中國優勢與劣勢的評估應當仔細。據新華網國際消息,下面是文章摘要。

  中國在短短30年時間裡累積起來多麼非凡的實力和財富,那些動感十足的街道、龐大的購物中心以及大張旗鼓的軍事動作就是明證。但是,對中國優勢與劣勢的評估應當仔細。

  這一年來,中國一直咄咄逼人:它脅迫日本釋放一位中國漁船船長。中國因為經濟和外交上的分岐不斷斥責美國。

  前不久,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官員們似乎樂於設想更大距離地超越其亞洲老對手。中國外交部一位高級官員在筆者參加的一個國際研討會上以明顯高興的口吻說:“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從未同事強大過。”

  但是她也感到擔憂,因為中國和工業化國家之間仍然存在“雙向焦慮”,中國擔心“被發達國家強迫行事”,而工業化國家則擔心力量迅速向中國轉移。她斷言:“現在出現的是力量擴散,而不是轉移。”

  如今的中國在用兩條腿走路:中國官員在顯示身手的同時,也在小心地維護與其他國家政府及國際組織之間不顯眼的渠道,而以前,他們是不勞心去這樣做的。幾個中國高級官員在向筆者描述他們那種與眾不同的危害控制措施時,說法大同小異: “我們聆聽別人說什麼。但是我們現在堅持認為別人也應聽聽我們說什麼。”
 
   如果中國政府選擇不到處耀武揚威,向它的公民展示中國變得多麼重要,那才叫人吃驚呢。但是偶爾宣洩出來的憤怒和惡意暴露出中國的脆弱,而美國在評估這個國家的崛起時往往漏掉了這種脆弱性,中國的崛起據認為是勢在必行的。

  對外強硬,對內相對輕柔,這一點在香港這塊繁榮的、政治上仍然寬容的前英國飛地上尤為明顯,它足1997年被中國收回的。

  一位知識分子說:“統治者發現了一個令(他們)驚詫的現象.他們不必採取強制措施,這個地方就可以高效運轉。我們的自由對他們不構成任何威脅。”

  中國的強大和富有通過其日益內行的媒體和外交人員傳遞到了外界,容易受左右的外交記者又把這一形象放大了。但是這種單一的形象掩蓋了許多中國人一貫的優雅與溫和,以及高校學生的蓬勃朝氣與樂觀。同時,這也忽視了中國的脆弱,中國官員仍然覺得中國很脆弱,他們的解決之道是不時地宣洩。正如奧巴馬總統前不久所說明的,要同時關注這兩個特點可能是困難的,

  民主黨在這個月的選舉中遭遇“慘敗”後,奧巴馬在隨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把中國的高速鐵路網定為美國未來的榜樣。這與他及其他人以前對中國的經濟實力和高科技“綠色”產業那種驚訝的論調是一以貫之的。然而,此間傳言,中國正在重新考慮其雄心勃勃的高速鐵路網擴建計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