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報告:中國在聯合國影響力日盛 西方需小心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3 15:06:39  


  中評社香港12月3日電/路透社報道,周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日益上升,但西方國家需謹慎呼籲中國應以負責任大國身份行事,因中國的目標或與西方不同。

  中國在聯合國尤其是安理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其多元化的外交政策意味著中國外交政策依然以韜光養晦為主,仍會保護伊朗、朝鮮等“賤民國家”,中國對其自身利益的界定也仍偏於狹隘。

  報告作者、悉尼羅維國際政策研究所全球議題主管弗里拉夫(Michael Fullilove)表示:“中國正向聯合國派遣能力更強的外交官,並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提供越來越積極的支持。”

  “中國正日漸願意在很多問題上帶頭,並更像個正常的大國那樣行事。”

  但他指出:“在安理會,中國表現出的自信兼具謹慎與防禦性的特點。”

  報告稱,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便反映出中國渴望在實現自身利益和體現大國身份間取得平衡。

  弗里拉夫寫道:“中國領導層主要注意力還是集中於國內問題。一名接受採訪的中國人對作者說:‘中國還沒有做好成為積極發揮作用的全球大國的心理準備。’”

  但中國的外交政策也在發生改變,甚至對那些“賤民國家”的傳統支持也是如此。

  弗里拉夫表示:“因擔心中國支持的某些政權的脆弱性,且考慮到其國際聲譽,中國已開始在某些情況下調整對這些國家的支持方式。”

  目前,美國正敦促中國遏制朝鮮,但中國拒絕就朝鮮炮襲韓國延坪島或韓國“天安號”沉船事件指責朝鮮。

  報告稱,朝鮮給中國帶來的挫敗感導致中國內部出現了一場公開辯論,即傳統派主張支持朝鮮,而戰略派則認為與中國與韓國日益增加的經濟聯繫值得中國去支持韓國。

  “中國必須在傳統的經濟和安全關切與當前必須履行的更廣泛的責任間實現新的平衡,包括穩定的大國關係,核不擴散以及國際聲譽的發展。”

  “而另一方面,西方國家需對中國的理想保持謹慎。美國和澳大利亞希望中國能更負責任、更活躍,但不願看到中國在此過程中過於鋒芒畢露。中國式的積極進取與西方的理解不一定完全一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