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航母“串聯”黃海東海 中國或需半島新思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5 10:05:05  


 
  中國需要半島新思維?

  韓美在拒絕六方會談的同時,選擇了對朝鮮加大軍事壓力,以及強硬要求中國對朝鮮施加影響。

  韓國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評中國“袒護”朝鮮,甚至認為朝鮮之所以如此“乖張”,正是因為有中國的“庇護”。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邁克.馬倫在接受美國CNN採訪時說,“如果說有哪個國家在平壤有影響力,那便是中國。難以明白中國為什麼不作出更大努力。”

  在外界很多觀察家看來,對於朝鮮半島的局勢中國很“頭痛”。一面是自己的傳統盟國,戰略緩衝地帶;一面則是韓美日重要的經濟貿易夥伴。孰輕孰重兩者難以割舍。

  對此,中國學者李希光大膽提出“新思維”,認為中國必須拿出勇氣,改變外界所批評的中國在朝鮮半島無能為力的印象。他認為,當前中國要支持朝鮮迅速從“核危機國家”轉型為“和平發展國家”,阻止美日韓利用朝鮮半島的任何衝突時間,把戰火播散到中國東北境內。中國必須讓世界都明白,任何人在朝鮮半島燃起戰火,都是對中國的挑釁和對中國的宣戰。同時,中國要促使朝鮮像中國一樣經濟改革。

  這一“新思維”隨即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紛紛揣摩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對朝政策正在發生調整。無獨有偶,維基揭密網站上揭露的美國國務院外交文件中,多處涉及美國打探到的所謂的中國對朝內幕信息,以及美國官方的分析判斷。文件內容挑撥中朝關係的效果十分明顯。有權威人士告訴本報,洩密的這些所謂的美國外交文件,當中內容真真假假,不排除有美國故意洩露虛假信息,達到挑撥他國關係的目的。

  復旦大學石源華教授指出了朝鮮半島的複雜性。他告訴本報,朝鮮半島不斷爆發危機的根本原因,始終是韓美日施加的巨大軍事壓力,迫使朝鮮不得不做出激烈反彈。另外,中國對韓美的動機始終抱有疑慮。石源華教授以天安艦事件為例指出,韓國政府主導的調查報告當中疑點眾多,韓國國內不認可的聲音此起彼伏,比如為何幸存下來的都是軍官,韓國政府為何禁止幸存者對外界發表意見,等等,都提醒中國不能偏信一方,不能輕易做出結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