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美國QE3蠢動 恐將吹起世紀大泡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8 08:24:57  


對比上一波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前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一度被譽為“救世主”,如今接班人柏南克卻被罵到臭頭,兩者境遇有如天壤之別。
  中評社台北12月8日電/美國聯準會十一月推出第二波量化寬鬆(QE2)政策之後,主席柏南克日前罕見接受CBS公司《六十分鐘》節目訪談,提及不排除進行第三波量化寬鬆(QE3)且規模可能大於第二波,消息一出,市場譁然,美元重挫,美股、油、金大漲。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一旦實施,過多熱錢持續湧向亞洲等新興市場,炒股又炒房,恐將吹起世紀大泡沫,對央行貨幣政策帶來更大的挑戰。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自從推出第二波量化寬鬆政策以來,柏南克成了眾矢之的,不僅在國際上受到中國等新興國家指責,在國內亦慘遭共和黨、茶黨國會議員猛烈攻擊,迫使他親上火線為政策辯護。對比上一波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前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一度被譽為“救世主”,如今接班人柏南克卻被罵到臭頭,兩者境遇有如天壤之別。 

  其實,學界對於量化寬鬆的效果迄今仍莫衷一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休斯(Myron Scholes)即提出質疑,如果鈔票印太少,起不了太大作用,如果印得太多,可能引發通膨,一發不可收拾。此外,聯準會內部有人批評這項政策形同“與魔鬼交易”。 

  儘管柏南克強調,量化寬鬆政策可以降低長期利率、刺激消費與投資,促進經濟成長,同時避免經濟陷入通貨緊縮。不過,美國經濟仍然疲軟,十一月失業率進一步攀高,柏南克這回主動提及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應是為了強化市場信心。但是,對於亞洲各國央行而言,對付第二波量化寬鬆所引發的熱錢效應,早已焦頭爛額;未來第三波量化寬鬆的規模若比第二波來得大,勢必引發更大的資金狂潮,處理起來將更加棘手。 

  對於聯準會這項政策,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也抱持懷疑態度,他認為美國超低利率加上量化寬鬆政策,正在吹起全球資產大泡沫。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利差交易越來越盛行,投資人借美元轉向新興市場追求更高報酬,造成資產價格大漲,美元進一步貶值,還可以賺取龐大匯差;而另一方面,亞洲各國央行進場買美元干預匯率,反而助長資產泡沫,全球的資產泡沫就這樣一天一天變大。 

  然而,資產泡沫不可能無止境地膨脹,總有破滅的一天。魯比尼警告,軍事衝突、地緣政治緊張關係等風吹草動最容易促使美元反轉回升,當資金快速轉向時,可能導致資產泡沫破滅。對於所有投資人,這一天就是市場崩盤、經濟衰退的開始。 

  對於一波又一波熱錢來襲,台“央行”每日緊盯新台幣匯率,以拉尾盤方式,避免新台幣升值太快;未來第三波量化寬鬆政策出爐,外資如潮水湧入,“央行”現行干預手法,將面臨更大的考驗。雖然總裁彭淮南日前信誓旦旦向“立委”保證“明年不會出現資產泡沫”,不過,泡沫的形成需要一段時間,台灣究竟會不會發生大泡沫,一切仍有待時間的檢驗;政府若要確保泡沫不會發生,也必須端出具體措施來避免熱錢在島內亂竄,熱錢稅、資本管制都是選項。 

  事實上,今年以來資金行情已導致房市、股市飆漲。房價高漲成為民怨之首,台灣經濟研究院已警告房市出現泡沫化徵兆,但今年以來政府推出的各項措施並未能有效促使房價正常化,豪宅價格甚至越打越旺。五都選舉過後,台股在資金狂潮效應下,許多分析師喊出上看萬點,投資人充滿期待。不過,台股曾經多次登上萬點,不久後即崩盤,顯示股市泡沫吹得越大,跌得也越深。 

  面對世紀大泡沫可能帶來的威脅,投資人如何趨吉避凶?歷史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從十七世紀荷蘭鬱金香球莖泡沫、十三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二年前的金融海嘯,都有極類似的情節。對政府而言,唯有從歷史經驗吸取教訓,防範未然,才能避免泡沫破滅引發嚴重經濟衰退。投資人也不要天真地以為股票、房價會永遠上漲,必須確保風險分散的原則,才能避免被泡沫所吞噬。這些道理看似簡單,但泡沫破滅的歷史卻不斷重演,顯然很多人未能從歷史學到教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