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守第一島鏈壓力驟增 主動放開或更明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4 11:18:45  


 
  但是,雅爾塔框架內的中美合作應當是有前提的,這就是不能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做出巨大犧牲、並為雅爾塔體制建立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的雅爾塔法權權益有過分擠壓。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在世界格局中已經成為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這時如果還將中國壓迫在“第一島鏈”以西的淺海海域,既不可能,也不公平,更不能為中國接受。事實上,“第一島鏈”的防務已成了讓美國感到巨大壓力的包袱,美國已沒有必要,當然也日益沒有能力守住“第一島鏈”。

  既然如此,為了美國自己的可持續發展和繁榮,為了保持美國在世界政治中應有的大國地位,美國何不借鑒19世紀60年代沙俄遠東總督穆拉維約夫看到美國南北統一後美國的崛起已不可阻擋,便建議沙皇迅速放棄阿拉斯加於美國的智慧——正是這份智慧,保證了沙俄後來近半個世紀的持續發展,並為後來的蘇聯打下可以守得住的國基——向中國放開包括台灣在內“第一島鏈”。

  1972年毛澤東同志告訴尼克松,他喜歡右派,這是因為1972年的美國右派尼克松懂哲學,知道美國國力擴張的邊界何在。今天美國的右派已不那麼令人喜歡,因為他們已失去哲學。稍微讀點歷史的人都會知道即使美國在力量達到高峰時也沒有在太平洋西岸形成有效的控制,而將制海權伸到太平洋東岸,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陸海兼備的大國而言更是不可思議的。

  今天美國戰略思維似乎又回到當年凱南的遏制思路,這不管是對中國還是對美國來說都無異於二次災難。令凱南事後後悔不迭的“遏制政策”,將美國逼送上在全球範圍圍堵蘇聯的不歸路,結果是在打倒蘇聯並在歐洲推倒雅爾塔體制後,歐盟大獲其利,而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倒歐洲世界霸權的國家,則先後崩潰和衰落。今天的美國戰略家們對此應該做些反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