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專家稱殲20表明中國航空工業未獲重大突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0 09:24:57  


網上流傳的殲20照片。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據東方網摘編俄羅斯軍工新聞網2月9日報道,俄羅斯專家巴拉巴諾夫日前撰文指出,今年年初中國第5代殲擊機殲-20試驗樣品異軍突起引發了廣泛關注,俄羅斯和西方多數專家認為此舉充分體現了中國軍事技術現代化的成績,表明中國軍事實力不斷加強,正在迅速成為超級軍事大國。但是殲-20的許多技術方案並不完善,許多方面還有欠缺,未必能夠成為真正的第5代戰機,不能說明中國航空工業在此方面已經實現重大突破。

  巴拉巴諾夫指出,毋庸置疑,在俄第 5代殲擊機T-50剛剛首飛一年之後,中國殲-20在成都成功首飛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的巨大成就,其主要意義在於這是中國首次製造出某種似乎完全擁有自主產權的殲擊機。此前中國所有的殲擊機要麼或多或少地是蘇聯或俄羅斯樣品的改進型仿製品,如殲-6之於米格-19,殲-7之於米格-21,要麼是其進一步發展型,如殲-8、強-5、FC-1,而中國空軍現役主型戰機殲-10則是在從以色列得到的“獅”式殲擊機材料基礎上研製而成的。現在,中國仿制俄制戰機的做法仍在延續,只要列舉中國仿制蘇-27後生產的殲-11B、殲-15就足夠了。殲-20的出現,讓人們首次看到能夠證明中國航空設計學派自主研發成果的產品,儘管這種新戰機目前給人留下的印象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俄專家認為,從結構上看,殲-20像是借鑒了俄美3種第5代殲擊機方案的獨特結合品,既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A,也有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的T-50,以及被摒棄的米格公司的1.44,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殲-20的主要靈感來源顯然來自米格1.44,其機身採用鴨式氣動布局,單機身,高位大面積三角翼,全動水平前翼,機尾沒有水平翼,只有兩個設在機腹下的大安定面,還有發動機,這一切顯而易見直接借鑒了米格1.44的創意。但是,殲-20原型機如此偏愛俄羅斯淘汰的米格1.44,顯然有點奇怪,而且許多設計方案,如水平翼、大安定面等,明顯不符合飛機的隱形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