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院士:國產艦艇電機與電磁發射技術獲突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4 11:05:38  


資料圖:浮出水面的039型潛艇。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2010年12月14日,人民大會堂小禮堂,馬偉明代表剛剛獲獎的“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發言。這位國防科技創新的領跑者致力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為我軍艦船裝上“中國心”的故事,不斷引來陣陣掌聲。

  科技日報報道,海軍工程大學教授、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馬偉明曾經是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長期致力於艦船電器工程領域的研究,帶領科研創新團隊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為國家科技進步與國防裝備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使我國在艦船動力平台新的發展方向上,逐步趕超世界發達國家先進水平。

  “人氣低迷”的課題組長

  “我要特別感謝我的恩師張蓋凡教授。”面對來自全國的數百位聽眾,馬偉明再次講起帶他走上電機研究之路的導師。

  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系老教授張蓋凡算是馬偉明的伯樂。

  1978年,馬偉明考入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系,張蓋凡主講《電機過渡過程》,教學中兩人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情誼。

  畢業後,張蓋凡引導馬偉明回校讀研,進入由他開辟的同步發電機整流供電系統這一研究領域。研究生畢業,張蓋凡把馬偉明調到身邊工作。1992年,他又推薦馬偉明到清華讀博。正是在清華學習期間開拓了眼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範圍不斷擴大,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電力系統電磁兼容進入馬偉明的視野。

  馬偉明說:“對我的培養,張教授真是煞費苦心,方法就是壓擔子,逼我走到前台。”

  上世紀90年代初,張蓋凡剛剛從海軍有關部門爭取到一個多相發電機整流系統運行穩定性研究項目。其時我國剛剛與一家著名跨國公司談判引進其多相發電機系統,該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直接關係到其應用裝備的成敗。

  此前,張蓋凡帶著幾名年輕教員經過4年攻關,已取得了前期成果。但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必須選定一位堪當大任的“接班人”。出人意料,老先生挑中了剛剛碩士畢業的馬偉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