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利比亞危機:禁飛區執法演變成斬首行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3 08:20:58  


 
  儘管得到如此解釋,但此間美國媒體和分析人士對多國部隊擴大打擊目標的做法表示質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3月20日,是伊拉克戰爭8周年。也就在8年前的這一天,美軍針對薩達姆及伊拉克其他“政權目標”,利用巡航導彈發動了定點打擊,冠名為“斬首行動”。這種“擒賊先擒王”的軍事理論在伊拉克得以實踐,並“大獲全勝”,如今成為美國海外軍事介入的經典模式。

  8年後的同一天,美英法等多國部隊以執行安理會關於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為由,對卡扎菲的行政大樓進行攻擊。此間有分析人士認為,打擊“指揮和控制中心”這一理由有些牽強。即便是打擊所謂“指揮和控制中心”,多國部隊也有擴大打擊範圍之嫌。

  有專家指出,多國部隊的這一襲擊行動,至少產生了兩個負面後果。

  首先,這種“明顯擴大打擊範圍的行為”,使美國政府內部關於對利比亞動武的意見分歧更加表面化。雖然19日奧巴馬政府改變過去一段時間猶豫不決的態度,決定“支持多國部隊”對利比亞發動軍事打擊。但美國一不具名的官員透露,這種暫時意見統一的背後,美國政府內部其實有著很大的分歧。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及其副手麥克唐納等安全決策的關鍵人物其實不贊成對利比亞動武。他們認為,目前美國兩黨正在為削減預算問題而爭鬥,建立禁飛區不僅複雜而且耗資巨大,如果美國深度捲入,國會這一關很難通過。一旦利比亞局勢升級,盟軍可能不得不捲入另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