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空襲利比亞,西方國家雙重標準只為“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3 10:14:43  


 
  西方在中東的軍事政治介入,大多和石油與戰略位置有關。伊拉克挨打,是石油惹的禍;利比亞挨打,也是石油惹的禍。西方發生金融危機,經濟呈現衰態,現在動不動就扔炸彈,出航母,整個一個“逆取”姿態,想幹什麼?想用炸彈保貨幣,或是用軍力控制世界戰略資源,由被動走向主動。這些都有待繼續觀察。

  法國這次衝鋒在前,什麼原因?是歷史上的北非殖民情結導致了舍我其誰的衝動?或是法國表態過早,錯就索性錯到底,或能翻盤?抑或是為了大選的需要?種種內幕尚未揭開,有待事後的披露。

  美國這次“退居二線”,據說,這是美國內閣中意見分歧,是國防部長的現實主義與國務卿的理想主義的妥協結果。近日,美國一軍方人士稱,對利比亞軍事打擊的目的不是“改朝換代”,很耐人尋味。或許,美國想保留更多的政治選擇。

  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動蕩,是國際大環境和內部政治經濟形勢和文化演變的結果。伊斯蘭文明是世界上本體性的大文明之一。從長遠角度看,阿拉伯世界的演進,只能是其本體文化的內生過程。對這一過程,西方國家最好銘記亨廷頓的告誡,不要有那麼強的傳教士衝動,不要有那麼多炫兵耀武的霸權衝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