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正在俄羅斯北德文斯克市的造船廠接受全面現代化改裝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 |
不同於印度把航母交給俄羅斯改裝的做法,中國自行建造和改裝“瓦良格”號。這固然會因為中國在這方面經驗技術的不足而經歷較長的過程,會延後航母的服役,但是通過這個過程,中國可以掌握關於航母較為全面的知識,在日後的使用和維護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性,不會受制於人。而這也是中國在軍工的其他領域領先印度的一大表現。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瓦良格”號本身就是以搭載重型固定翼艦載機為目的設計的。無論是在體積、甲板、機庫還是其他保障設施上都要遠遠強於“戈爾什科夫”號。而中國可能採用與已配備在“瓦良格”號姊妹艦上的蘇-33艦載機並無多大差別的殲-15艦載機。因此無論是裝備配套還是作戰威力都要強於印度的“戈爾什科夫”號。
第三,文章認為,在航母的運用方面,中國將占據優勢。雖然印度很早之前就已裝備航母,但是在世界上已擁有航母的國家中,印度對於航母的運用是較差的。一方面,印度裝備的航母都是由英國退役的老舊航母改裝而來,英制航母本身性能欠佳,加入印度海軍後又經過多次延壽,設備老化,功能陳舊。另一方面,印度的海上主要對手巴基斯坦過弱。這就導致了印度海軍並不需要像美國海軍那樣編練嚴謹周密的特混艦隊。這導致了印度在航母運用上的經驗不足。相比之下,雖然中國至今沒有裝備航母,但是相比印度,中國在很早之前就已對航母的結構和作戰樣式進行了系統的考察,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方面中國是沒有航母的航母大國。因此,中國在航母裝備部隊前,就已經制定了一個可行的航母計劃,等到航母正式服役,就可以更快的形成戰鬥力。相對於印度的一貫缺乏全局意識,中國的未雨綢繆顯然要高明的多。
文章最後指出,即使日後中印兩國發生正面的海上衝突,雙方的航母也不可能參加。因為航母在海軍中的地位類似於原子彈在整個戰爭機器中的地位一樣。航母固然威力巨大,但是隨著航母的投入,也標誌著衝突升級。另外,雖然中印兩國都謀求成為一個航母大國,但是現階段航母對於兩國來說,都是不可過度示人的國之利器,由威懾性的戰略武器變為實戰性的戰術武器也就意味著可能的損失,相信航母的損失是兩國都不能也不想承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