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媒體觀察:震後日本誰主沉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5 00:52:59  


有媒體認為,就目前來看要讓菅直人下台似乎還沒那麼容易。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新民周刊文章指出,目前熱火朝天的菅直人辭職與否、何時辭職的討論已沒有太大意義。

  4年一度的日本統一地方大選在震災後的一片悲情氣氛中全面展開。統一地方大選歷來都被看作是執政黨上台後,國民對其政績評價的一次大考。經歷了震後對策的慌亂以及至今對核問題仍解決無方的民主黨在這次大選中幾乎全線潰敗。統一地方大選的結果對於民主黨政權究竟意味著什麼?關係到災後重建成敗的日本政局將何去何從?

  其實從民主黨上台伊始,就已經有很多政治學者預測這一次統一地方大選將成為民主黨政權的轉折點。

  日本的統一地方大選是日本戰後民主化的一個重要標誌。1947年4月,為實現地方政治的民主化,實行全國地方公共團體(相當於中國省,市,地,村級區域單位的總稱)的首長,議會議員的民主選舉。爾後為提高國民對政治選舉的關心,節省選舉操作成本,由國家統一規定為大選年的4月第二、第四兩個周日進行。

  從理論上講,因為日本的地方政府實行首腦及議會雙選舉的兩元代表制,選舉是選人不選黨,也不像國會選舉有在野黨和執政黨的區別,所以地方政府的選舉結果並不會直接導致中央政權更迭。但候選人一旦經黨派公認或推薦,事實上不同黨派的推薦候選人間的勝負結果也就成了哪個黨派較得人心的實際風向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