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增長轉型前景是悲是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2 00:30:23  


匯率問題困擾中國經濟轉型。
  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美國之音網5月20日載文《中國經濟增長轉型前景是悲是歡?》,摘要如下:

  當前有關中國經濟最重要的話題是增長轉型。經濟學家在轉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症結有相對趨近的看法;至於中國增長轉型的前景如何?美中兩位知名經濟學家看法卻截然不同。

  在近日由布魯金斯學會舉行的一個關於中國增長轉型的研討會上,華盛頓經濟智囊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或許是對中國轉型前景最為悲觀的專家。

  拉迪在闡述他的觀點時,開篇就把轉型症結直指人民幣匯率。通過對過去15年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進行分析,他點出中國政府在這一階段中期經常賬持續盈餘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匯率不變,一直在大量購進外匯儲備。而這段時期,中國央行也承擔起兩個相抵觸的目標:一是每個央行的基本責任,就是維持物價穩定;另一個任務則是繼續顯著壓低人民幣的匯率。

  拉迪說,通常情況下,政府購進外匯,貨幣供應量會增長,并將引發通脹;但是中國政府對國內貨幣供應採取對衝措施,避免了通脹。他說,長期大規模的對衝通常會對央行形成壓力,但是中國央行一樣有辦法避免陷入困境:一個辦法是指令讓國有銀行以比通脹率還低得多的利率購買央票;另一個方式就是不斷加大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使當前存款準備金的數量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22%的高水平。

  中國央行這樣做還需要考慮如何不至於讓國有銀行因為這些實際上相當於稅賦的負擔壓得破產。拉迪說,央行找到了一個結局途徑,但其結果是抑制了消費能力。他說:“央行不想把商業銀行和國有銀行推向破產。因此它採用的辦法便是廣泛的金融抑制政策;而那事實上是對家庭儲戶施加的重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