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言行不一出口龐大 美政府布設黃金迷局
http://www.CRNTT.com   2011-06-11 10:16:47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世界新聞報報道,從去年開始,國際上就不斷有聲音呼籲美國應拋售黃金儲備來應付與日俱增的政府債務,美國政府卻一直堅定地對此說“不”。但另一方面,輿論卻注意到美國黃金出口數量十分龐大,美國的“黃金迷局”著實有些令人看不清楚。

  美政府死活不賣黃金

  1945年12月27日,《佈雷頓森林協定》確定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1盎司黃金對應35美元。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1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這就是所謂的“美元—黃金本位制”,美國承諾應各國要求將其他國家持有的美元兌換成黃金。但後來,國際貿易量越來越大,英法德意等國有錢後拼命從美國回購黃金,再加上英鎊危機以及越南戰爭的升級等因素,引發了擠兌黃金的風潮,最終導致佈雷頓森林協定也走到了盡頭。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正式宣佈放棄1盎司兌35美元,改為自由浮動。

  據悉,美國財政部持有2.615億盎司(約合8133噸)的黃金儲備,位居全球首位。自從“大蕭條”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坐擁這筆財富,不產生任何收益。如果按照目前現貨黃金1515美元/盎司計,美國坐擁3960億美元的黃金資產。

  近來,隨著美國政府債務即將觸及上限,部分市場人士建議美國政府出售部分黃金儲備或是其他抵押支付債券之類的資產,以延緩可能出現的債務危機。但美國財政部並無此意,美國財長蓋特納此前在提交國會的一封信中表示,任何廉價出售資產的行為都將對金融市場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並將導致市場對美國的信心受損。

  黃金被廣泛應用於公共以及私人資產的儲備中,無論是現有投資者還是潛在投資者,都把黃金當作具有長期儲備價值的資產。很多私有銀行、貨幣機構甚至國際組織都是黃金的儲備主體,而官方儲備的拋售或潛在的拋售可能都會引起市場價格的波動,而現貨價格的波動無疑又會對投資者的市場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正是基於這樣的關鍵作用,美國政府對於出售黃金如此謹慎,也在情理之中。

  黃金儲備被賣光了?

  一方面,美國政府對黃金的把持如此嚴格,但另一方面,市場卻注意到了很多奇怪之處。美國定期出版的《礦產業調查》報告里面詳細記述了美國貴金屬進出口的具體情況,其中包括了黃金。2009年,這份報告中的統計報表顯示,2008年美國黃金出口量高達2920噸,這裡用的是“Gold Compounds”,字面解釋黃金化合物。分析指出,如果黃金化合物就是指黃金或者黃金等價物的話,問題就來了: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有8100噸,而美國黃金年開採量約為228噸。2920不是一個小數字,等於36%的美國黃金儲備,美國年開採量的14倍。

  此外,從2007年的數字表上看,2007年美國出口黃金量達到2150噸,也就是說從2007-2008年,美國共出口了5070噸黃金,這相當於美國黃金儲備的62%,美國黃金開採量的24倍。這麼多的黃金究竟從何方而來?

  當然還有最後一種可能,這個數字根本上就是假的。有人說,在黃金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誠信可言,美國聲稱擁有8000多噸黃金儲備,但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艾森豪威爾任期之後,就再也沒有審計過這批黃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