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中國會面臨“美國式的未來”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2 00:46:52  


中國和美國有著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但是,卻面臨著相似的挑戰和問題。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看上去,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經濟的巨頭正在向相反的方向發展。高速的增長、先進的工業、目標取向型的政治體系、可能是最先進的經濟管理方式以及“國家資本主義”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日見重要的大國。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看上去卻像一個“笨手笨腳的龐然大物”,經濟上的競爭力逐漸衰落,政治體系也顯得臃腫低效,未來的發展方向相當不明確。

  這樣的兩個經濟體會有什麼共同點呢?中國和美國的未來將會“殊途同歸”嗎?

  美國《時代》雜誌日前刊文為中國敲響了警鐘。文章稱,很快,中國將會開始面臨同美國一樣的經濟壓力。有的是簡單地來自於中國超負荷發展帶來的自然後果,而有的則是因為政策上的失誤所致,這些失誤西方世界2008年金融危機前同樣犯過。所有這些新的壓力都是很嚴重的,如果不能處理得當,將會改變中國現有的經濟發展進程。

  首先,中國,同美國一樣,正在面臨比它勞動力報酬更低的國家的競爭。有美國專家就指出過,隨著工資水平每年12%的增長,廉價勞動力將在中國消失。中國也將在人工成本方面輸給新興的發展中國家。這將會使中國低價的、勞動力密集型的、出口導向型的製造業面臨巨大的風險,而這曾令中國取得快速發展和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正如美國曾把工廠轉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中國一樣,中國也已經看到諸如越南等鄰國在蠶食這些領域的投資了。

  這樣的結果是中國經濟發展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發展要繼續,中國經濟就要懂得“提升價值鏈”,打造技術含量更高、創新性更強的產業。而這也正是美國保持其競爭力所需要做的。

  然而,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飛躍。那些縫製牛仔褲或是加工iPhone的工廠很容易建立。中國不需要技術、設計或是市場方面的專門知識來創造相應的專家。但是,如果要和科技含量更高的工業國家競爭,中國公司就必須要像美國公司那樣去創新、提高品質、建立品牌。否則,中國將陷入一種“中產困境”中,即越來越困難去提高中產階級的收入,這正是美國現在所面臨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