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俄媒:中國海軍實力明顯落後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08:49:07  


 
  蘇聯最早研製反艦彈道導彈對付航母

  雖然中國最早發明了指南針、火藥、造紙和活字印刷,但並不是第一個研製出可摧毀敵方移動水面戰艦的彈道導彈的國家。首先設想用彈道導彈攻擊航母編隊的國家是蘇聯。1962年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決定研製發射4K10(R-27)液體彈道導彈的D-5潛射系統,之後認定適宜以其為基礎研製4K18(R-27K)反艦彈道導彈。與原型不同,反艦導彈的二級助推段尺寸不大,主要用於校正軌跡,目標瞄准和指示由“傳奇”海事衛星偵察和目標指示系統(US-P和US-A衛星)和“成功-U”航空偵察和目標指示系統(圖-95RTS偵察機、卡-25RTS直升機)兩大系統保障。由於僅有敵艦方位的初始數據顯然不足以確保將其摧毀,因此R-27K導彈還配備了能接收敵艦雷達信號的無源接收系統。在飛近被攻擊目標時,導彈早在外大氣層時就會通過兩次啟動二級發動機的方式校正彈道軌跡,確保順利消滅航母和護航軍艦。R-27K導彈使用威力較強的核裝藥戰鬥部,發射重量13.25噸,長9米,直徑1.5米,最大射程900公里。1970年新型反艦導彈開始試驗,在卡普斯京亞爾訓練場進行了20次試射,其中16次成功。從1972年12月起改由605型(629A改進型)K-102號柴電潛艇試射,11次發射10次成功,最後一次是在1975年,導彈準確命中了目標船只。

  俄專家指出,蘇軍並沒有裝備R-27K反艦彈道導彈,最終放棄了這種獨一無二的武器,原因有很多,主要可能有兩個。一是原計劃裝配R-27K彈道導彈的667V型核潛艇,在外形上與667A、667AU核潛艇沒有任何區別。而根據美蘇1972年簽署的限制戰略武器條約,這些潛艇都在受限之列,蘇聯被迫“忍痛割愛”;二是人為因素,蘇聯海軍司令部意識到一旦裝備R-27K導彈,實際上等於否決了打造遠洋艦隊的龐大計劃,因為如果使用潛艇發射彈道導彈就能消滅敵方航母編隊的話,那還要遠洋艦隊幹什麼。性能更加優越的R-33反艦彈道導彈D-13發射系統的研製工作也隨即終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