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媒稱中國瓦良格服役將加深美軍對華不自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1 08:10:49  


資料圖:官方公布的瓦良格航母。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世界報編譯韓國軍事網站《Viggen軍事論壇》近日發表文章對中國“瓦良格”號航母的性能與未來應用進行了分析。文章把“瓦良格”號與美國現役且經常部署亞洲地區的“華盛頓”號航母進行了性能比較。雖然“瓦良格”號在幾乎所有性能上均處於下風,但如果將“瓦良格”號以及未來的中國航母看作是戰略而非戰術力量的話,將會在中國參與地區事務與發展全球利益的過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韓媒稱,事實上,自1998年中國首次訂購蘇聯“基輔”級航母“明斯克”號開始,就預示著中國選擇了一條蘇聯式的航母發展道路。但這條道路對中國來說並不好走。原因在於,蘇聯本身就不具備完整的航母建造與使用經驗。因此,中國從俄羅斯所能獲得的航母技術實際上極其有限。但作為中國這樣一個在航母方面僅為“小學水平”的國家,美國航母的“大學水平”著實有些遙不可及,向俄羅斯的“初中水平”學習似乎更為容易,也更為現實。

  也就是說,“瓦良格”號以及首批國產航母與美國經常部署亞洲地區的“喬治.華盛頓”號相比,其性能將全面處於下風。

  衡量一艘航母戰力強弱有眾多指標,其中最直觀的為艦載機數量、艦載機性能、艦載機起飛頻率以及航母續航時間等。“瓦良格”號是常規動力航母,相對於核動力航母就有先天的續航劣勢。而其滿載65000噸的排水量,相對於“華盛頓”號少了35000噸。因此,這就決定了其在艦載機數量方面也將處於極大劣勢。中國的艦載機研製方面,即使艦載機本身在性能上較美國艦載機會有個別優勢,但相對於美國艦載戰機編隊數十年的作戰經驗,中國艦載機在性能上很難與美國持平。另外,除美國以外,幾乎沒有國家具備設計與製造蒸汽彈射器經驗。因此,中國很可能在未來航母上繼續應用“瓦良格”號上的滑躍起飛方式,這種起飛方式相對於彈射起飛存在諸多劣勢,比如將直接限制艦載機的起飛頻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