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美國涉華軍力報告有損中美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6 09:34:38  


 
  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幫辦邁克爾.希弗24日在五角大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辯稱,這份報告應被中方視為美國希望與中方進行討論的一系列問題,美方認為理解這些問題非常重要。他還詳細列舉了美中之間一些軍事交流機制與渠道。

  回顧今年以來中美兩軍之間的一系列高層互訪,可以說中美兩軍之間完全具備溝通對話的渠道,那麼美方為何還要堅持以此形式對中國正常的軍隊發展說三道四、對中國與鄰國的關係煽風點火呢?或許能夠歸因於美方慣有的霸權思維,這顯然同中美兩國領導人確定的兩國關係發展方向相背離。報告暴露出美方既想在某些關乎美國利益的問題上借重中國,又想藉由某些事端打壓中國的矛盾心態,其結果必然有害於兩國之間的互信。

  點 評

  在今年《涉華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中,美國國防部雖然承認中國為國際維和、反海盜、人道主義救助行動作出了貢獻,但依然對中國正當的國防建設橫加指責,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

  美對中國軍力作出的這種“褒貶兼具,以貶為主”的評價,與美國軍事戰略的調整有關。美希望通過“讚揚”中國,“引導”中國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從而減輕美國因為擔當世界警察而承受的巨大負擔,以便騰出精力,加速戰略東移。

  更主要的是,美國試圖通過宣傳中國軍力的“過度膨脹”,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是盡可能在未來幾年中維持軍費規模穩定。在今年8月初美國參眾兩院達成的債務上限法案中,未來10年美軍費至少要削減3500億美元。由於美國主權債務級別的下調和經濟形勢的持續低迷,美軍迫切需要一個理由來維持軍費規模,中國軍力的發展則提供了難得的借口。二是迫使中國周邊國家協助美國防範中國崛起。美國希望通過宣傳“中國威脅論”,加重這些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恐懼心理,從而在政治上構築防範中國的聯盟。從根本上看,美國一直試圖“重返亞太”,宣傳“中國威脅論”,有助於美國實現這一戰略目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