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大幅擴充東部艦隊戰力 意圖進軍中國南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2 09:03:16  


資料圖:印度海軍基洛級潛艇。
 
  防範中國是表面理由

  《亞洲時報》進一步分析認為,印度東部艦隊大刀闊斧地升級軍力,固然有防範中國的企圖,也是為了推動印度海軍將戰略觸角伸向太平洋。

  近年來,中國在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進行的港口援建項目屢屢觸動新德里的神經。印度國防問題專家猜測,中國是在推行所謂“珍珠鏈”戰略。尼赫魯大學教授什裡坎特.孔達巴裡就聲稱,中國在印度洋周邊大搞援建,完全是為了確保能源和貿易安全,當石油變得短缺時,這些深水港也可能被用作軍事戰略的一部分,達到包圍印度的目的,這表明,中國正在“平靜而堅定地蠶食印度的戰略後院”。“很明顯,中國對印度洋的關注並非完全是出於貿易考慮,還可能是21世紀的大戰略設計”。

  當然,如果將印度的種種舉動僅與中國聯繫,未免失之膚淺。歸根結底,印度大力加強東部艦隊實力是出於長遠謀劃,凸顯了其大力倡導的“東進”戰略。該國2004年出台的《海軍新作戰學說》明言,其海上戰略將從“近海防禦”和“區域威懾”轉向“遠洋進攻”,並制定了“控制印度洋、東進太平洋、西出大西洋、南下非洲”的方針。在印度海軍擴張的三個方向上,又以“東進”最重要,這是因為,鎖定進出馬六甲的海上航線,不僅將提升印度與中美等大國進行博弈的資本,更可將東南亞納入新德里的“監視範圍”。

  觸角已伸向中國南海

  印度軍方評估認為,中國憑目前的海軍實力,將軍力投送到印度洋力有未逮。因此,中方近期的策略是與印度洋沿岸國家發展關係,待海上力量強大後再以此為依托和跳板,實現南下印度洋的目標。因此,印度除了嚴密監視中國海上力量的動向外,還採取了深化貿易往來、合作打擊海盜、提供軍援等方式拉攏周邊小國,以期影響其領導層的決策。

  另一方面,為落實“東進”戰略,除加強兵力建設外,印度還在積極推動遠東海軍司令部的建設工作,該司令部位於安達曼群島,同馬六甲海峽西口相距很近,在指揮序列上隸屬於東部海軍司令部。遠東司令部所屬的基地於2012年建設完畢後,將具備停泊和修理大型艦艇的能力,這也意味著馬六甲海峽西側將落入印度海軍的掌控。
 
  作為上述戰略思想的直接體現,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以雙邊或多邊的方式,頻繁同周邊國家展開聯合演習,甚至將觸角延伸到中國南海。2007年,由印度海軍東部艦隊多艘艦艇組成的特混編隊,首次穿過馬六甲海峽挺進太平洋,先後同新加坡、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菲律賓、越南和新西蘭等國海軍展開實兵演練,其中包括同美國海軍在沖繩外海舉行的“馬拉巴爾”系列演習,凸顯了印度海軍的遠洋行動能力。不難預計,隨著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類似的動作今後將一再上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