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教育改革的前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7 14:09:52  


  國際學生成就研究(PISA)自從去年發表2009年的結果以來,引起世界上不少國家對於中小學教育的反省和研究。連同近年高等教育排名榜的衝擊,形成教育全球化的一個新浪潮。原來,教育都是“各家自掃門前雪”,各國都是關起門來辦教育。高等教育的排名榜,觸動了全球幾乎每一個高教體系的神經,也撥動了許許多多的院校的神經。PISA的影響,也許更大,因為它牽涉到的是涉及全民的中小學教育。

  外交霸道百姓謙虛

  然而,相對來說,PISA 的影響似乎是正面多於反面。筆者參與過墨西哥、泰國、澳洲、美國的討論,都是在做本國教育的反思,而希望學習別國的長處。雖則裡面也有不少國際競爭的因素,但是議論的都是本國教育深層的問題,觸及很多平常沒有機會浮露的政策要害;無形中,形成一個國際上互相學習的潮流。

  在這個潮流中,美國起了一個牽頭作用。美國就是這樣一個民族,在軍事上、在外交上可以顯得如此的霸道,但是她的老百姓卻可以是如此可愛地謙虛。美國和一些國家,失諸PISA 於一時,卻換來難得的向別人學習的虛心和機會。而在PISA 中名列前茅的教育體系,享受稱譽和羨慕於一時,要是因此飄飄然,或者掉以輕心、無動於中,也許反而失去繼續向前的營養。

  這是最近參加了美國Grantsmakers for Education(GFE)的年會的一點心得。美國有無數資助教育的基金,這些基金絕大部分資助的項目,是在美國國內。一部分是慈善性質的,幫助失學或者貧窮家庭的孩子;另一部分是提高性質,大多數是資助教育的創新項目。會議有四百五十人參加,集中了所有非政府力量的教育資助者。聽與會的美國朋友說,每年非政府基金對基礎教育的資助,不過政府經費的1%弱,在數量上微不足道,但是卻起了很大的補充作用。最近剛好宣布政府教育開支,民間資助的功能就更加顯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