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首次披露銅庫存規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3 09:38:59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中國首次披露其銅庫存的估計規模,由此揭開了大宗市場最大謎團之一的面紗。根據政府支持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CNIA)的估算,2010年底,中國銅庫存為190萬噸,超過美國一年的消費量。這一估算遠遠高於外國高管此前猜想的100萬至150萬噸。
 
  金融時報報道,上述估算數據是最近在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的一次會議上宣佈的,但尚未對外公佈。這些數據意味著,近年中國的實際銅需求可能低於人們此前所認為的水平。
 
  中國庫存的動向,是全球銅市場最重要的價格驅動因素之一。目前中國約占全球銅需求的40%。中國方面在2009年早期的大舉買入,幫助引發了一輪價格漲勢,使得銅價從金融危機期間的低點,反彈至今年每噸逾1萬美元的新高。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代表大型產銅國和消費國政府。據多名在場的人士表示,上述中國銅庫存估算數據,是在該組織9月底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最近一次會議上提出來的。
 
  與會人士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估計,不包括在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倉庫的庫存,中國2010年底的銅庫為176.8萬噸,高於2009年的121.8萬噸和2008年的28.2萬噸。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庫存在2010年達到13.2萬噸,使中國的銅庫存總規模達到190萬噸。
 
  除了期貨交易所的庫存外,中國的銅庫存都是作為即時儲備,保存單位包括中國的製造業企業、商家、投資者,以及國家物資儲備局(State Reserve Bureau)。不過,分析師、投資者和交易員們紛紛表示懷疑,他們指出,對全球最大的銅進口國和消費國來說,誇大庫存是符合其利益的,因為這有可能壓低銅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拒絕置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