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媒稱印軍購頻遭敲詐 與中國軍力存代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8 08:22:48  


 
  本土軍工業積弱不振

  從表面上看,印度的軍事現代化計劃雄心勃勃,三軍武器採購清單動輒上千億美元。該國主要國防研發機構——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也不斷宣稱取得“突破性進展”(雖然很多成果並不實用)。然而,只要細究其落實的過程,就會發現問題叢生。

  自拉吉夫.甘地因軍購弊案下台後,後來的歷屆印度政府為防止重蹈覆轍,採取了放慢採購新裝備步伐的措施。也就是說,每項軍購光看數字的確驚人,且款項相當充足,但行政機構故意將採購項目的完成周期大幅拉長並分解,以控制特定採購人員吃回扣的程度。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無法杜絕腐敗,反而拖慢了軍事建設的步伐。結果,這麼多年過去了,印軍一再抱怨自身的現代化進程太慢,卻又不斷將花不完的資金送回國庫。

  大量對外軍購不僅容易引發腐敗,還限制了印度本土軍工業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至今,DRDO啟動過不少規模龐大的武器研發項目,錢花了不少,卻沒有幾樣產品令軍方滿意,就連被視為核威懾支柱的國產彈道導彈,也頻頻在試射中意外爆炸乃至失蹤。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DRDO總希望從國外獲得核心技術,不肯下苦功進行攻關。加之印度軍方缺乏耐心,一旦看到本國產品進展不順就迅速打起外購的算盤,進一步打擊了DRDO的熱情,最後形成惡性循環——越想外購越自研不出,越自研不出越想外購,最終讓DRDO淪為以研發武器為名,通過花言巧語騙取經費以維持生存的無用機構。

  雄心遠大,能力存疑

  部分印度媒體主張,軍備發展上的體制性腐敗,令印度在和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競賽中呈現出全方位“代差”。不過,考慮到根除腐敗非一日之功,當前最現實的仍然是印度政府能否制訂出長期而明確的國家戰略,並為軍方提供更多支持。正如一位匿名學者對“Sify”新聞網表示:“我們已慶祝了64個獨立日,但仍然沒有全面的國家安全戰略。”他還補充說,新德里的第11個五年國防計劃仍未獲得正式批准——儘管該計劃將於明年到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