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戰爭一觸即發:西方聯手制裁將伊朗逼上絕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4 10:01:26  


 
  “為軍事進攻伊朗鋪平道路”?

  與美國相呼應,歐盟1日也加大對伊制裁,凍結了143個伊朗在歐盟實體的資產,並禁止37名伊朗人入境。歐盟當天還發表聲明稱,伊朗對英國的敵視被視為是對整個歐盟的敵視,歐盟將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報復。作為對英國駐德黑蘭大使館遭衝擊的報復,英國政府命令伊朗使館人員必須在2日下午2時前離開。但歐盟未能就法國提出的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達成一致。法國《新觀察家報》援引學者的話說,石油禁運並不可行,這將把油價推上天,讓整個西方經濟崩潰,而中國和印度會趁機獲得更多的伊朗石油份額。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評論稱,伊朗勉強躲過歐盟石油禁運,但德黑蘭有一絲不易覺察的擔心,即本周伊朗與歐洲關係急劇惡化,俄羅斯與中國對伊朗經濟影響將會增大。

  伊朗輿論並沒有表現出對與西方關係惡化的擔憂。伊朗新聞台2日以“英國難以撼動伊朗”為題稱,儘管英國外交大臣黑格敦促歐盟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對付伊朗,包括凍結伊朗央行在歐洲的資產,但歐盟國家的代表卻在這一問題上陷入分裂。該電視台還指責英國“為伊朗設下危險圈套”,使伊朗走上與西方對抗之路。

  伊朗與西方的對抗將往何處去?在分析這一問題時,“戰爭”是許多媒體提到的一個詞。英國《衛報》1日說,西方目前對伊朗的強硬態度,與入侵伊拉克前的形勢類似,制裁只為軍事進攻伊朗鋪平道路。《蘇格蘭先驅報》2日以“妖魔化伊朗帶有戰爭的氣味”為題稱,西方許多人一直將伊朗描繪成中東萬惡之源,看著對伊朗日益加大的政治和軍事壓力、制裁、假情報、宣傳,不禁讓人想起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的幾個月。通過斷絕外交關係、孤立和妖魔化伊朗,西方正向未知邁出危險的步伐。

  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的表態給人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間。《華盛頓郵報》2日以“以色列防長說不尋求進攻伊朗,但可能別無選擇”為題稱,巴拉克1日說,以色列不希望因伊朗核計劃與之開戰,但在某些時刻也許別無選擇,目前以色列不想打擊伊朗核設施,但它依然是“最後選擇”。美聯社稱,巴拉克還暗示以色列也許不會事先通報世界大國就發動軍事打擊,他說:“以色列是主權國家,負責以色列安全、未來與生存的是以色列政府、軍隊和安全力量。”

  有的西方媒體也加入到對伊開戰的鼓動中來。《洛杉磯時報》1日稱,回顧歷史,在侵略面前軟弱幾乎難以理解或原諒,納粹上世紀30年代整軍備戰的時候、“基地”組織上世紀90年代積聚力量的時候,西方為何都無所作為?現在能夠大大推遲伊朗核計劃的唯一可靠選擇就是進行轟炸行動,但誰能設想奧巴馬總統會幹其前任沒有幹的事。西方決策者以前未能阻止希特勒與拉登襲擊西方人,今天我們正遭遇同樣的失敗,因為我們未能直面這個伊斯蘭共和國日益增長的威脅。以色列《國土報》2日則以“秘密戰爭”為題稱,爆炸、致命的電腦病毒和其他各種“意外事件”表明,破壞伊朗核計劃的行動正在進行,要麼是西方情報機構,要麼是內部反對組織,或者兩者皆有。這表明戰爭已經在進行,儘管無人宣戰或者證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