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斗衛星導航三步走 2020年形成全球覆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8 08:31:28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2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自12月27日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保留試驗系統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服務基礎上,開始向中國及周邊部分地區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試運行服務。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了10顆衛星,建成了基本系統,2020年左右,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試運行性能指標出爐

  冉承其介紹,經過前期系統測試,北斗系統試運行服務期間主要有如下性能。服務區為東經84度到160度,南緯55度到北緯55度之間的大部分區域;位置精度為平面25米、高程30米;測速精度為每秒0.4米;授時精度為50納秒。

  為鼓勵國內外相關企業單位參與北斗應用終端研發,推動北斗廣泛應用,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ICD)測試版也同時公布,該文件規範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用戶接收終端之間的信號接口關係,定義了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系統空間星座和用戶終端之間B1頻點空間信號相關內容,是開發製造接收終端及芯片所必備的技術文件。

  冉承其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按照北斗系統組網發射計劃,2012年還要發射6顆組網衛星,10月份才能把“三步走”的第二步全部建成,之所以在目前具備10顆衛星的情況下開展北斗的試運行服務,冉承其強調,一是為了盡早地滿足我們國家和周邊地區對衛星導航的需求,二是及早地推動北斗的應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