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重心轉向亞太——美國最不該選擇的“選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7 09:34:28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新華網消息:美國總統奧巴馬5日宣布新軍事戰略。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確保美國“軍事超強”地位,並將美軍事重心轉向亞太地區。報告稱,“美國必須在行動的通道和自由受到挑戰的地區,保持展示實力的能力”。

  事實上,在當前大背景下,強調軍事地位、重心轉向亞太,是美國最不應該選擇的“選項”。不難看出,美國此舉會擴散緊張氛圍,加劇地區對武力的焦慮。美國的新部署具有地區制衡與威懾色彩,釋放了令人不安的信號。雖然美國稱這是為了亞太的“安全與繁榮”,但是,在地區總體和平環境下,把重點軍事前沿推向亞太,能產生對安全的“正向作用”嗎?

  亞太地區有著複雜的政治、安全多樣性,這裡既有美國的堅定盟友,也有美國不喜歡以及與美相互警惕的國家。美國軍事深度介入,將引導地區軍力格局衍變,不可避免地產生“列隊效應”。亞太地區飽受金融危機衝擊,正努力走向脆弱復甦,如果地區軍事因素升級,勢必牽制發展精力,這是本地區人民不願看到的。

  其實,對於武力和威懾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亞太地區人民有著清楚的感受。二戰期間,亞太作為一個主要戰場,受到軍國主義嚴重侵略;二戰結束後,朝鮮戰爭導致半島今日局面;冷戰陰霾下,越戰給當事國和人民帶來永久創傷。正是在冷戰結束後,亞太地區才得以在最大程度上擺脫戰爭、威脅、對峙的束縛,爆發出蓬勃發展活力,也才使21世紀成為世人公認的“亞太世紀”。此時,把軍事重心的“陰影”轉移至此,“展示實力”,對亞太而言意味著進步還是倒退?答案不言自明。

  目前,亞太已有比較成熟的多種地區機制。亞太經合組織、東盟地區論壇、東盟與中日韓機制、東亞峰會以及多邊自貿區、雙邊機制,都在發揮作用,共促地區和平、安全與發展。毋庸諱言,亞太一些國家之間還存在分歧,但就地區整體而言,合作是主流,通過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溝通,這些國家可以逐漸克服分歧達到互利共贏。在這樣的總體大環境下,以軍力為後盾介入地區事務,自然是緣木求魚。

  美國政府多次表示亞太地區蘊含著巨大發展潛力,對美國意味著重要發展機遇。既然看到到亞太地區的重要性,就應仔細考慮行事方式。美國是重要的亞太國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亞太國家歡迎也願意與美國合作,在經濟、貿易、科技、人員交流方面,雙方會找到很多利益交匯點。但是,選擇了最不應該的“選項”,受到傷害的可能是雙方的“潛力”和“機遇”。

  因此,在亞太地區謀求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美國應順應潮流,在“戰略調整”中審慎行事。否則,將與亞太地區人民的普遍願望南轅北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