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披露中國首型國產艦載預警機研製內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0 08:21:48  


 
  俄媒稱,在談到中國機載雷達元器件,如發射機放大管、微處理器芯片、程序軟件等的國產化水平時,曹晨指出,中國機載雷達的所有關鍵元器件都已實現了國產化。雷達高速數據處理所要求的處理器芯片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在計算機方面,雖然採用商用現貨是一個趨勢,機載數據處理系統無需採用專門研製的軍用計算機,可以在市場上直接採購,但是這無疑將會對中國武器裝備的信息安全造成隱患。因此,中國近年來堅持推進計算機基礎軟硬件的國產化。中國已經以國產載機平台為基礎,成功研製出了“空警2000”、“空警200”、ZDK-03預警機。可以說,通過載機平台和關鍵元器件的國產化,中國已經逐步掌握了預警機發展的主動權。

  俄媒稱,中國設計師在談到預警機研製時的電磁兼容問題時強調,“空警2000”裝備部隊標誌著中國已經完全攻克了這個難題。隨後在解決“空警200”和ZDK03預警機上的電磁兼容問題時就不再有技術難題。他還披露,從技術手段來說,主要有頻率隔離、空間隔離、極化隔離和時間隔離4種主要解決辦法。至於預警機雷達和其它設備的散熱問題時,特別是在巴基斯坦或中東國家炎熱的環境下,曹晨指出,雷達耗電量較大,機載預警雷達峰值功率可達數百千瓦。對於無源相控陣預警雷達來說,熱量散發主要通過機艙內的集中式發射機和頂罩內的移相器兩個部分。前者發熱量太大,一般採用液體冷卻方法。後者可以採用強迫風冷。對於有源相控陣的預警雷達來說,艙內基本上沒有發熱大戶。至於在頂罩內組成相控陣的成百上千個收發組件,如果功率較大,可以用液冷,例如“空警2000”。如果功率不大,可以用風冷,例如“空警200”。

  俄媒稱,在談到備受關注的國產航母艦載預警機的研發問題時,曹晨表示,美國E-2預警機最大起飛重量26噸,最早是搭載8萬噸級航母。中國現在的航母平台約為6萬噸級。相比較而言,最大起飛重量5.3噸、載重1.7噸的運-12顯得太小,而最大起飛重量21噸、載重4.7噸的運-7雖然比較接近E-2,但是運-7的最大起飛重量比E-2的載機C-2A要輕不少,長度和翼展卻要大不少,因此運-7在航母上的使用較為困難。而且C-2是專門為預警機上艦而研製的,在與母艦的適配性上做了很多特殊的設計,例如機翼可折叠、雷達罩支腿高度可升降等等。如果要想把運-7變成這樣一種艦載預警機,除了必須加裝其他特殊設備外,恐怕還要做與C-2相同的改動,由此帶來的工作量可能不亞於研製一種新型艦載機預警機。但是在目前沒有更好平台的條件下,他個人認為,運-7可能還是最為重要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