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美媒“唱衰中國論”缺乏公信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3 00:04:19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美國《時代周刊》網站2月27日刊登了該刊資深記者邁克爾.舒曼的一篇文章,評論中國經濟形勢。該文章作者認為,中國的經濟體制是不可持續的,中國可能在2014年到2015年間爆發危機。這篇文章大概是“唱衰中國論”的最新版本了。

  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評論文章稱,實際上在過去20多年中,“唱衰中國論”一直時隱時現。在美國,這種論調最時興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美國政界和學界人士認為,既然蘇聯共產黨執政70多年的國家都可以這樣迅速地分崩離析,為什麼中國不會步其後塵?一些人公開發表文章稱,“中國處在疆土分裂、政治崩潰或民主革命的邊緣”。但中國發展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中國非但沒有垮,而且在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後掀起了改革開放的新高潮,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唱衰中國論”又冒了出來,當時主要的說法是:國有企業缺乏競爭力,銀行“壞賬如山”,已經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行將倒閉,長期的經濟衰退不可避免。但這些人的預言又一次沒有兌現,中國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比較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繼續保持了經濟增長的勢頭。

  舒曼的說法把中國與所謂亞洲模式聯繫起來。按照他的說法,既然中國遵循的是以投資拉動經濟的亞洲經濟模式,既然日本和韓國都曾發生過危機,中國也在一步一步地滑向危機的深淵。文章的說法有點像“危機人人有份論”,既然亞洲的日本和韓國都曾發生過危機,中國也難逃危機,這就是作者的邏輯。其實,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是在遵循什麼已有的模式。對於人口如此之多、家底又如此之薄的經濟體來說,中國必須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這也就是鄧小平所說的“摸著石頭過河”的道理,這也是中國過去32年的實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