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稱中國反艦彈道導彈一發便可擊沉美軍航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7 09:22:50  


資料圖:建國60周年閱兵式上的東風-21C中程導彈。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據環球網編譯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3月7日報道,中國在“東風-21”基礎上研製而成的新型反艦彈道導彈能夠擊沉各種大型水面戰艦,包括航母,從而實現了原蘇聯海軍當年試圖使用這種武器對付美軍航母的夢想。

  俄媒稱,軍事分析師認為,中國在最短時間內就有可能開始部署能夠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陸基“東風-21”彈道導彈的艦載版。據悉,這種彈道導彈能夠有效消滅敵軍航母,哪怕它擁有各種各樣先進的防空和反導防禦設備,從而幫助中國大幅提高本國海軍在近海戰區,至少是在中國沿海戰區的影響力,對主要依靠“浮動機場”的美國海軍構成嚴重威脅。

  俄媒稱,實際上,研製陸基導彈打擊敵方軍艦的歷史最早起源於沙俄時代。沙俄軍事發明家曾在1834-1838年研究相關問題,並於1834年在彼得堡製造鉚接結構的金屬潛艇,發射火炮攻擊敵方停泊在碼頭的軍艦以及通過海峽的護航艦隊。原蘇聯在上世紀60-70年代最早研製和試驗反艦彈道導彈,當時的動機和今天的中國海軍一樣,主要是為了打擊美軍航母。1975-1982年間,蘇聯馬克耶夫第385設計局研製出了R-27K(4K18) 兩級液體燃料反艦彈道導彈,北約代號SS-NX-13,射程900(700-1100)公里,使用紅外制導和被動自導方式,長8.97-9.133米,直徑1.5米,發射重量13.25噸,熱核單彈頭,戰鬥部重700-800千克,威力0.3-0.8兆噸,載體是605型潛艇,在水下40-50米發射。但是,這種導彈只進行了試用,沒有正式裝備。

  外國專家認為,隨著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現在已經能夠製造出使用雷達或紅外制導彈頭、確保摧毀類似航母或其他大型戰艦的大型移動目標的彈道導彈。西方媒體援引美國情報機關的消息和五角大樓分析師的推測報道稱,中國可能正在研製這種原則上的新型反艦彈導彈。美國海軍研究所掌握的消息表明,中國一家專業刊物曾經刊登過有關這種武器的材料。美國軍事專家認為這個消息來源相當可靠,美國海軍信息傳播網隨後登載了有關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材料的相關譯文和更為詳細的描述。據悉,美國媒體談論的主要是中國專門用於殺傷水面戰艦,首先是航母的新型彈道導彈,代號ASBM。據稱是在射程約為1500公里的“東風-21”(北約代號CSS-5)中程導彈基礎上研製而成的。從類型上看,中國反艦導彈與上世紀80年代蘇聯海軍在15ZH45中程彈道導彈基礎上研製出的同類武器非常相似,主要用於近海防禦,殺傷假想敵航母和大型登陸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