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稱中國學美造11艘航母不明智也沒必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5 08:41:17  


中國海軍航母平台。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世界報》發表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博士李瑞景的文章,“兩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幾位代表關於航母的談話更是十分“給力”。全國人大代表、海軍副司令員徐洪猛表示,“海軍今年有安排航母入役的計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羅援少將則表示,“中國未來建幾艘航母,將根據自己的國防需要和經濟實力決定”。

  看來,有朝一日,中國的航母巡弋在世界大洋的各個角落將不再是個不可企及的夢想。美國《華盛頓時報》最近就以“中國的珍珠港?”為題,描繪了這樣的景象:“一艘中國航母沿著佛羅裡達海岸線行駛在(美國)南方,在古巴靠港停留”。其實,未來中國的航母出現在加勒比、出現在巴拿馬、出現在大西洋,這樣的想法在今天也許很“超前”,但它正一步一步地走向現實。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有三點我們應當把握:

  第一,硬權力可以軟著陸。戰略思想家科林.格雷曾說過,“武器並不製造戰爭”。中國的目標不是要跟美國“逐鹿太平洋”或者“爭鋒大西洋”,同印度“對決印度洋”。相反,中國強大了,絕不是要建立或取代霸權;中國軍隊強大了,將會也只會更好地服務於世界和平。當然,航母是利器,可以維護航道安全、護航中國發展,但同時,“好航母也可以帶來好鄰居”,可以執行人道援助及災難救援等方面的任務。中國打造的新型醫療船和兩栖運輸艦的實踐充分說明,有誤解沒關係,我們能用行動將誤解化為理解。

  第二,不能讓瓦良格成為“孤獨行者”。按照航母編隊“三一原則”,即一艘部署,一艘訓練,一艘維護,中國至少要有三艘才可能形成常態化的作戰能力。更何況,瓦良格只是一個“試驗科研訓練平台”,所能搭載的艦載機有限,且不能起降偵察預警機等較大型的飛機。這也就意味著航母艦載機群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體系作戰能力。中國航母要真正實現隨時可實戰部署,實現對潛在敵人的強力威懾,還需要有“後來人”。

  第三,要大發展,不要大躍進。中國未來航母的建設還是要量需發展、量力而行。中國航母的發展不能脫離中國經濟發展這個大背景,也不能脫離航母發展的一般規律。畢竟,雖然航母的歷史已有百年,但自主設計製造航母,中國是一個“門外漢”。應當認識到,歷史上各大國在發展航母的問題上經驗很多,教訓累累,不會走先想飛的思想要不得。另一方面,從當前綜合國力的基礎來看,儘管中美之間實力對此正在發生於我有利的相對變化,但從大趨勢來看,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美國在許多領域仍將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美國擁有多少航母,我們也要發展多少航母,進行冷戰式的針鋒相對的“對等威懾”顯然不明智,也沒必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