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指責中國 美國請先反躬自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7 00:17:10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近日,美國國務院一位負責非洲事務的高官在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長篇講話,闡述美國政府對中非關係的看法。積極的一面是,講話中坦陳“中國在非洲的活動為這片大陸帶來了重大機遇”,消極的一面是,這位官員認為,中國的這些活動“在諸多領域與美國的利益並不相符”,並且據此對中非合作進行了多方面指責。他的那些指責聽起來並無新意,不過是重複過去的陳詞濫調而已,本不值得一駁。但把這位美國高官針對中國的指責與美國自己的行為作一對照,發現這些指責套在美國頭上倒挺合適。

  環球網刊登分析文章稱,這位官員表示:“目前中國從非洲的進口約有四分之三是石油和礦產品,而且主要集中於少數資源豐富國家。這些國家通常對中國都處於貿易順差,其他大部分非洲國家則處於貿易逆差。”這是在指責中國只對非洲的能源、資源感興趣,同非洲的貿易是不平衡的。且不說這樣的指責是否公正,美國又是怎麼做的呢?

  2010年,美國從非洲的進口86%是石油,美國在“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框架下從非洲進口的443億美元商品中,石油更是占了91%,其餘的9%也大部分是礦產品。美國在非洲的貿易和投資只集中在五、六個產油國,其他非洲非產油國的產品即使有“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的優惠條件,但由於美國各種各樣的非關稅壁壘而根本進入不了美國市場。中非貿易中的確有60%多是石油和礦產品,但中國並不像傳統西方大國那樣只取不予。中國在從安哥拉購買原油的同時,積極參與安哥拉戰後重建,修建了道路、電力、農業灌溉、學校等大量基礎設施。中國在蘇丹、乍得等非洲國家開採石油,還幫助兩國史無前例地建立起一整套石油工業體系。而這種事情西方國家是不會幹的。尼日利亞95%的石油資源掌握在西方五大石油公司手中,但至今,尼日利亞的燃油還要靠進口。

  文章指出,這位官員還表示,中國不附帶條件的投資和援助方式破壞了國際社會促進非洲良治、民主、財政透明和負責任自然資源管理的努力。這種指責是西方國家攻擊中國對非合作最常用的武器,因為它們自認為占據了道義制高點。但是,非洲國家普遍存在的腐敗、專制、低下的治理是誰造成的?在中國人來到非洲之前,這些問題就已經存在了,因此當然不是中國人造成的。而在中國人來之前,誰是非洲國家的合作夥伴?是西方國家。那麼,那個時候他們幹什麼去了?為什麼那個時候他們不去努力推進非洲的民主、良治,反而大力支持一些出了名的專制腐敗政權,把他們視為盟友?非洲國家現在都實行了西方多黨民主制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