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決海疆爭端應 或可參考俄羅斯強硬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0 22:58:31  


  作者﹕ 呂付春  山東  公務員

  當前,中國與菲律賓南海黃岩島之爭,對峙不斷升級,由於中國政府態度的不斷強硬,美國對菲黃岩島之爭保持中立,導致菲律賓態度終於有所轉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菲律賓這樣一個弱小國家敢於挑釁中國這個亞洲大國?那麼,為什麼中國保持克制遲遲沒有對菲律賓動武? 

  中國面臨的海疆困局,主權不斷被挑釁,不僅南海,在東海,韓國不斷抓捕中國漁民,日本與中國爭奪釣魚島“主權”。我國一直以來雖然外交上不斷重申對釣魚島擁有“不可爭辯”的主權,但實際上日本控制釣魚島,日本甚至準備強力監控釣魚島 若“有事”數萬部隊參戰,在釣魚島海域已經逐漸形成了“軍警協同、聯合監控、多層攔截”的強力部署態勢,海空軍不斷在釣魚島海空周圍巡邏,與中國漁政船周旋,中國政府人員很難登上釣魚島。什麼“主權屬我共同開發”,日本人根本不承認。在南沙群島歸屬問題上,雖然我們極力聲明:南海關係到中國的核心利益。但令人尷尬的是南沙群島的大部分島礁卻實際為外國所控制,據有關資料顯示:越南占28個,菲律賓占7個,馬來西亞占3個,印尼占2個,文萊占1個,中國占9個(包括台灣太平島)。

  中國政府在與外國爭奪的海疆,一直採取低調的政策,日本及菲律賓在我“無可爭議”的島嶼及附屬海域出動的是戰機軍艦,我們是漁政船。因此廣為國人爭議,甚至直接影響到政府的威信。政府為什麼這樣做?原因探討:

  客觀因素。釣魚島列島及南沙群島,雖名為“島”,但是,釣魚島上面根本不能住人。南沙更是遠離大陸,說是“群島”,但大部分是礁盤,人在上邊生存如沒有後勤補給,根本沒有可能。因此,即使把占領者打出島礁,也很難派兵駐防。其次,當時,政府也許還沒有認識到他們所蘊含的經濟價值(據有關資料顯示,釣魚島周圍海域的物產不要說各種魚類產量,僅石油儲量約30~70億噸,南沙約有350億噸。)更不要說兩地的地理位置的戰略價值。因此才提出“共同開發。” 

  國家戰略。鄧小平89年提出國家發展戰略: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善於守拙,決不當頭,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世稱“韜光養晦”政策。是根據當時國際國內形勢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當時,因為“六、四”風波剛過,國內局勢需要安定,國外正對中國制裁,國家實力衰微,軍力不夠強大,尤其海空軍外海作戰與強國差距大,另外還需考慮97年的香港回歸,因此安定國內局勢,發展國內經濟成為首要。故此,才提出“韜光養晦”的國家發展戰略。欲為國家經濟發展營造和平的周邊環境。不想與鄰為壑,特別是把東南亞各國推入大國的懷抱,重返蘇比克灣,使中國唇亡齒寒,自己作繭自縛,促成從韓國、日本、台灣及東南亞各國聯合形成“第一島鏈”的戰略包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