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最貧困縣:無電無自來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02 10:33:11  


奧斯利縣布內維爾鎮上的校車是外界捐贈的。上學時孩子們的夥食可以通過免費的營養午餐解決,但到周末,就得靠縣裡唯一一個服務機構送來食品度日。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僅擁有5000人口的奧斯利縣,位於美國中東部肯塔基州,是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美國2010年普查將奧斯利縣列為美國本土(除海外自治聯邦島波多黎各)家庭中位收入最低縣,是名符其實的美國貧困縣。

  重慶晨報消息,日前,蓋蒂(Getty)圖片社攝影師馬里奧·塔瑪進入奧斯利,紀錄下了這個全美貧困縣居民的日常生活狀態。

  第一窮縣

  沒有自來水與電力

  奧斯利建縣很早,美國南北戰爭前就已經存在19年,儘管如此,英國《每日郵報》評價,這個縣的時空似乎一直停留在建縣時期,許多家庭至今生活在沒有自來水與電力的環境裡。

  奧斯利的支柱產業是煤礦、煙草種植以及木材生產,隨著這些傳統產業的沒落,當地的失業率也居高不下。

  在奧斯利,有41.5%的居民生活在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的貧困線下。美國普查局將低收入線定在4口之家年收入為4.5萬美元(約合28.5萬元人民幣)左右,貧困家庭是指4口之家年收入22314美元(約合14萬元人民幣)以下。而奧斯利的家庭中位收入僅為18869美元(近12萬元人民幣)。

  除了生活以外,奧斯利縣政府還有其他要操心的難題。縣長卡爾·特納2010年時對美國廣播公司(ABC)抱怨說,這裡的毒品問題越來越嚴重,“癮君子在監獄裡也得不到有效治療”。

  共度時艱

  “充滿自豪感的社區”

  但與美國其他地方不同,這裡的家庭和社區連接緊密,居民們的集體觀念很強,以鄰里互助、共度時艱為傲,傳統文化的影響依然深厚。“環境很惡劣,但這仍是一個充滿自豪感的社區。”奧斯利縣服務機構負責人文斯·特納說。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奧斯利縣只有這麼一個像樣的服務機構,當居民實在無家可歸時,這裡是他們最後的收容所。機構的職責還包括給社區的低收入老人“送溫暖”,調解家庭糾紛等。周末時,還會給孩子們分發食物,以便周末不上學、享受不到學校營養午餐的孩子不至於挨餓。

  居民勞威爾·莫里斯幹著一份時薪9美元(約合57元人民幣)的散工,而他的朋友莫斯·諾伯一直主動義務在幫他忙。儘管諾伯自己也依靠政府救濟生活,住在沒自來水也沒有電力、環境極度臟亂差的拖車裡,但仍願意盡力為朋友提供援手。

  糟糕的居住環境卻沒有影響諾伯9歲的小侄子強尼的心情,塔瑪將鏡頭對准他時,他正光著腳在田地上歡快地跑,家裡桌子上一堆垃圾中放著他最心愛的玩具——一輛用火柴盒做成的玩具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