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排華:華社變“光棍社會”催生“三把刀”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2 09:59:52  


正在修建西部太平洋鐵路的華工的蠟像。
照片反映出天使島內美國移民局官員對華人進行審查。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18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就美國曾經專門針對華人的不人道、黑暗的排華法案道歉。昨日,記者走訪江門五邑大學華僑研究中心梅偉強教授,了解了排華法案對五邑華僑華人的慘重傷害。根據統計數據,排華法案實施前,美國的華僑華人中有9成來自江門五邑,大多數從事淘金、修鐵路和農業生產,為美國太平洋鐵路建設和西部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1882年美國排華法案生效,給華僑華人的生存帶來巨大的影響,他們整日生活在恐懼當中,華人區一度變成了“光棍區”。

  貢獻

  華工造就“北歐面包籃”

  廣州日報報道,江門新會黃坑海槐的山坡是收埋無主華僑屍骸的墓地。五邑地區漂洋過海被販賣到美國的“豬仔”們,客死異國後由海外地方會館善堂轉運到這裡埋葬。根據新會統計,目前已經發現華僑義冢4處,共有2500左右個墓穴。

  梅偉強稱,根據統計,排華法案前的1863~1869年之間,美國西部地區約有1.4萬華僑華人,其中9成來自江門五邑。華工的到來,讓美國的西部開發成為可能,還直接推動了美國經濟發展。

  “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工人都是華僑華人。”梅偉強教授介紹,早年被販賣到北美大陸的五邑“豬仔”,主要從事淘金和修鐵路工種。作為貫通美國東西的大動脈,幾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著華工的屍體。梅偉強稱,西部自然條件惡劣,加上對華工的歧視,等到太平鐵路通車,已經有很多的華工客死異國。隨著西部經濟的發展,歧視和排斥華工的事件越來越多。

  “橫貫美國東西交通大動脈的太平洋鐵路,凝聚著華僑無盡心血。”比如,太平洋鐵路的開通,將懷俄明、內達華、加州等地區連城一片,把美國的政治版圖從東海岸向西海岸整合。從區域上看,密西西比河以西過去都是荒涼落後的地方,其中美利堅和薩克拉門托河之間原先就是一片沼澤地。華工到來之後,將這裡改造成1800萬畝良田,成為美國加州的糧倉,供應歐洲等地,素有“北歐面包籃”之美稱。

  悲慘

  排華催生“三把刀”經濟 

  在早年的華僑華人生活當中,“菜刀+剪刀+理髮刀”這“三把刀”是支撐華僑華人的經濟基礎,成為海外華人經濟的“代表”,被國內外稱之為華人海外生存的“三把刀”經濟。然而,許多人還不知道,“三把刀”經濟其實也是排華法案的無奈結果。

  梅偉強介紹,早年江門五邑鄉民前往美國謀生,主要集中在美國西部,從事礦業開採、農業生產等行業。隨著美國西部排華勢力的迫害,西部的生存空間不斷擠壓,西部的華僑華人無奈只好向中部和東部中心城市遷移,放棄原先的采礦和農業生產。此後,美國規定,100多個行業禁止華人入行,華僑華人能從事的行業十分有限,餐飲、洗衣、理髮和雜貨等就成為他們無奈的選擇。 梅偉強稱,排華法案中對華僑華人生計行業的限制,也是“三把刀”經濟產生的重要原因。梅偉強舉例說,1882年排華法案剛實施時,華僑華人從事洗衣行業的人數占他們總人數的25%;到了1920年,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50%。

  社會生態

  華人社會變“光棍社會” 

  梅偉強稱,排華法案給在美國的華僑華人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隨著美國暴力排華事件的發生,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排華勢頭開始蔓延。特別是發生在1885年9月2日的“石泉礦慘案”,導致28名華人被殺、幾百華人被驅趕出礦區,華僑華人整日生活在恐懼當中,精神極度苦悶。

  同時,隨著禁止華人進入美國,美國的華人社會開始發生變化。梅偉強認為,排華期間,華人社會變成“男性社會”,或者說是“光棍社會”,其華僑華人的男女比例從排華前的18(男)比1(女),變成27(男)比1(女)。梅偉強介紹,隨著排華法案的實施,五邑華僑華人謀生的渠道幾乎被切斷,從1882年到1920年華人數量急劇下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