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潛在排華情緒不容忽視 警惕“軟排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2 10:22:27  


亨利·格里姆1879年著作:《華人必須走開!》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以立法的形式明目張膽地“排華”,在當今的世界已經很難見到了,但是各種形式的“軟排華”卻屢見不鮮。美國國會就排華法案正式道歉了,全球華人可以從中學到些什麼—— 

  警惕“軟排華” 維權當主動

  華人群體不懈努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美國東部時間6月18日下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議案,對美國歷史上通過的一系列排華法案,包括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對美國華人的傷害表示歉意。相同議案去年10月參議院已全票通過,至此,美國國會歷史上第一次正式以立法形式向全體華人致歉。終於,在《排華法案》於上月初步入130周年之後,美國華人得到了美國國會這份遲來的歉意。

  這份道歉得來不易,凝聚了華人群體的不懈努力。

  自2010年起,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等華裔社團開始聯手推動國會為《排華法案》道歉,此後展開遞交請願書、游說、起草道歉議案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5月趙美心等議員遞交議案後,“道歉案”正式進入國會立法程序。據統計,參與推動這項“道歉案”的華人團體達到165個之眾,既有像“百人會”這樣的精英團體,也有歷史悠久的老僑團體,既有台灣的僑團,也有大陸的新僑。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參與政治和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如果沒有參政意識,如果沒有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這些人不會採取這樣的行動,今天也就不會有美國國會的正式道歉。當然,這份正式道歉的重要背景是美國華裔群體實力的增加,400萬美國華裔在政壇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成為美國各種選舉中不容忽視的力量。

  警惕“軟排華”

  以立法的形式明目張膽地“排華”,在當今的世界已經很難見到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世界上不再有排華的情緒和做法,只是採取了不同的形式。

  上月底,尼日利亞移民局以“在尼非法從事紡織品貿易活動”為由在尼北部城市卡諾的堪汀誇裡紡織品市場逮捕了45名中國商人。這背後隱藏著的其實是尼日利亞民眾把失去飯碗的憤怒發洩到了華商身上。此類事件,在非洲各個國家都時有發生。

  在歐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持續發酵,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的各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地把矛頭指向了華商,一波接一波的大檢查及無理執法正在一點點擠壓華商的生存空間。比如,在羅馬尼亞,自2011年6月以來,布加勒斯特海關總署與經濟衛隊郊區警局對全市幾個大倉庫進行持續查封行動,華商倉庫被封達900多家。

  此外,一部分華商抓住機會,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發展了自己的事業,但是卻難免遭到他人嫉妒。據法國《歐洲時報周刊》報道,在世界金融危機下,法國的大中小企業都在收縮戰線;與此同時,一些法國華商卻或高調或低調地擴展自己的事業版圖,呈逆勢增長。比如,位於巴黎北郊的大型批發商業中心——巴黎中國商城今年又投入第三期,它已經成為目前全法最大、設施和管理最完備的華商批發中心。但是這樣的逆勢增長帶來的潛在排華情緒不容忽視。

  主動維護權益

  可喜的是,世界各地華人也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並開始採取多種措施避免受傷害、切實維護自身權益。

  各國華人在當地發展的同時,都開始注意回饋社會,用實際行動展示自己對當地社會的友好。比如,雖然尼日利亞等國時有針對華商的大檢查,但是在尼華商依然積極參與公益事業,除了平常例行地捐助當地的貧苦兒童、孤兒寡母,給當地社區義務修路打井之外,他們還做了很多循聲救苦的事情。

  多年的歷史告訴海外華人,一味忍氣吞聲、息事寧人的態度於事無補,美國國會就排華法案正式道歉的漫長過程也讓大家明白了積極主動維護自身權益以及主動參政議政的重要性。近日,意大利僑領在“反種族歧視研討會”上為移民發聲,闡述華人與人為善、睦鄰友好的良好傳統,並建議政府建立一個移民與政府溝通的對話渠道和機制,促進主流社會與外國移民社會相互間的了解和認識,改善廣大外國移民的生存環境。

  不可否認,在新的政治經濟背景下,排華的情緒在一些地方悄悄地存在著。美國華裔群體的努力換來了美國國會的正式道歉,也為全球華人做了示範:要懂得維護自身權益,要積極參政,當然,還應該調整好自己心態,努力創造出良好的生存環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