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美國要理解“六個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10:52:04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文章稱,基辛格在《論中國》中描述了北京內部的爭論:一些人主張中國應遵循國際秩序並保持“和平發展”策略,另一些則要求採取挑戰美國的強硬立場。我剛結束中國之旅並親歷某些爭論。走訪多個城市並與中國官員及學者、外國商界領袖、美官員甚至中國出租車司機對話的行程,給我留下一種混雜印象。

  理解中國當前形勢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思考多個而非單一“中國”——每個“中國”都是真實的,但都不能單獨顯示中國全貌。以下為當今存在的6個“中國”。

  崛起中的大國:北京對國家的崛起深信不疑,視之為中國重獲全球大國地位的契機。但對其中含義存在分歧:把美國視為對手的人樂見美國衰落,將美國當成夥伴的人則擔心美衰退的後果。

  安全威脅:美國有關中國是否構成威脅的爭論通常忽視了中國人的想法——許多中國戰略家把美國當成首要對手。解放軍發展意在抗衡美國的武器平台正在踐行這種看法。

  經濟發動機:中國增長趨緩,但經濟實力是真實的。所有中國人談起國家繁榮時都備感自豪,因為生活水平提高是其切身經歷。許多人相信中國能安然度過全球危機,認為這不但證明中國模式正確,還能令其應對未來諸多挑戰。

  脆弱的專政統治:一天我打車回賓館,發現北京市中心的出租車都關閉計價器並以正常價格的5倍收費。有司機承認正消極怠工。罷工非法,但出租車收費標準在物價飛漲的10年間沒漲的現實令他們沮喪。此類不滿情緒正在全中國蔓延。

  改革威權統治:中國仍是威權國家,但變革正在發生。陝西最近發生的強制墮胎事件,在幾年前還不會被公之於眾,遑論引發公眾抗議並迫使官方表態。

  缺乏安全感的欺淩者:中國與會者的表現令人困惑,他們剛對美使館發佈北京空氣質量表達震驚,馬上又為中國好戰的南海領土主張和支持朝鮮等行為辯護。這些並非一個自信、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應有行為,而是缺乏安全感的仗勢欺人,比美國任何有關(涉華)人權或環境報告都更損害中國形象。

  瞭解中國須慮及所有積極和消極的因素。(美國)對華政策的錯誤源自顧此失彼:“對中國空存幻想的人”相信經濟增長必將使其變得民主和平,現實主義者則一味強調中國軍事威脅而忽視美經濟受益於中美關係。中國現實的多面性令任何簡單推斷都站不住腳,美國須進行前所未有的全面分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