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屢演購島鬧劇意欲何為 專家解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3 09:02:58  


 
  但是日本爭奪釣魚島的主權,僅僅是一些經濟意義和潛在的軍事意義嗎?恐怕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經濟意義和軍事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更深的意義往往是遮在雲霧之中。這就不能不講到日本長遠的戰略目標。日本的長遠戰略目標,是要使日本成為所謂的“正常的大國”。也就是說,要取得自己的外交、經濟、政治、軍事、全面的自主權。而在這過程當中,面臨著突破一系列所謂“限制”。這種“限制”的原因,和歷史因素相關。具體來說,一個是日本《和平憲法》的制約,屬於國內的制約因素,另外就是國際的制約因素。釣魚島爭端的升溫和這兩個因素都是息息相關的。

  從國內因素講,日本要想突破這種限制和制約,要取得國內的民意,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而釣魚島的矛盾一旦爆發,可以在日本形成一種所謂“保衛主權”的民意。要想保衛主權,發展軍事力量,改變以往對軍事力量使用的限制,就成為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從國際因素講,制約的核心的問題是美國的制約。美國的因素,恰恰就是釣魚島爭端幕後的不易被人察覺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看釣魚島爭端的起源,就會發現,美國在這裡發揮著一個重要的作用。

  釣魚島爭端的出現,和美國有著重要的關係。在二戰結束的時候,釣魚島是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之後美國把控制權移交給了日本。但是美國並沒有在移交過程當中明確表示把主權交給日本。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當初做這一系列的舉動,實際上是在戰略棋盤上,預設了一個陷阱。而今天,當需要的時候,這個早期的設計開始發揮了作用。從過去這個殖民時代來看,這些傳統列強,在處理這種戰略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設計。在今天,我們看到的熱點地區,都有和這種早期列強殖民政策相關的影響因素。包括中東的亂局,南亞印巴的爭端,都可以說是前期的西方列強在殖民時代即將結束的時候,預設下來的一個陷阱,釣魚島也是這樣。

  今天,美國人當它提出重返亞太這樣一個概念的時候,把當初放在戰略棋盤上的一顆閑子拿了起來。對美國來說,重返亞太,口頭上說出的是這樣一個概念,但實際做起來並不是這麼簡單。經過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美國國力消耗很大,經濟狀態並不是十分理想。現在我們看到的美國所謂的重返亞太,更突出的是軍事力量的重返亞太。即使從軍事力量上來說,美國能在這裡現實投入的,不過是幾條戰艦,幾千兵力。實際上,這種軍事力量的投入,還達不到當年朝鮮戰爭和越戰時期美軍在亞太的軍力水平。因此,美國今天要實現所謂重返亞太的戰略構想,必須採用另外一個手段,就是它傳統的慣用手法——“拉幫結夥打群架”,而日本是一個重要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