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中國經濟真正拉開調結構帷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5 11:26:46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速3年來首次跌破8%,引來西方媒體的大量悲觀議論,昨天的香港股市還曾出現驚慌性反應。境外有人將“破8”看成中國經濟“崩潰”的疑似預兆,在國內,也有一些人感到困惑。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中國是否一直在談論“調結構”,要把過高的經濟增速“降下來”?這是我們的真實決心嗎?如果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是”,那麼今天“破8”的結果不僅是預期之中的,而且值得我們給予謹慎的掌聲。

  然而我們對經濟增速的理性看來並非很堅定。在權衡利弊並理論上認定7%增速更好的同時,我們對兩位數左右的高增長實際上已經形成心理依賴。對於經濟真回歸“合理增速”的實際後果,我們有點心裡沒底。

-
  必須指出,高增長再糙再粗放,也有它在特定時段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它能製造更多就業,創造更多稅收等等。然而結構不合理的高增長同時製造了逐漸壓倒好處的大量壞處,中國是在高增長“走不下去”的情況下,被迫下調結構決心的。

  事實上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調結構這一條路。現在的情況是,由於時機抓得較准,這一“被迫調整”中國做得還算有序,並且有些主動。上半年7.8%的增速仍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好的,另外幾項主要經濟指標都算理想,特別是通脹壓了下來,經濟增長下降與調結構實現了捆綁同行,它沒白降,置換了經濟結構朝著健康化的邁進。

  真正能看懂中國這個巨量經濟體的人不多,專業性在輿論中的匱乏十分正常。多數人都是“數字主義者”,那些因為“破8”就認為中國經濟行將崩潰的評論家,實際水平未必就比在互聯網上留言的小青年高多少。

  當然了,中國經濟增速越高,對拉動一派蕭條的西方經濟就越有利,但畸形高增長的內在痛苦,將主要由中國人自己承擔。因此中國經濟該怎麼調整,西方評論只能參考,不能太把它們當回事。

  中國這些年的經濟政策一直包含了目標和實現方式的現實主義。中國經濟需要創造更多就業,在增加民眾收入的基礎上擴大內需,真正推動民生的發展,通過減少分配不公促進社會和諧,從去年到今年,中國經濟的確在朝這些目標下力氣,調結構和“破8”都緊緊貼在這些目標的周圍。

  只要有變動,就會有不適應,也會有質疑和風險。如果中國經濟增速落到印度等“民主國家”之後,一些質疑完全可能上升成對執政集團的政治攻擊。即使現階段,也不能保證經濟增速下降不被政治化。

  有人說,搞好經濟是中共執政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對所有國家的執政黨來說,其實也一樣。但中國的體制客觀上鼓勵執政黨真正按經濟規律辦事,謀人民的長遠利益。而西方的執政黨現在普遍搞短線操作,有的被迫搞假福利和假繁榮,因為他們都不必為幾十年、甚至幾年後的民眾福利負責。

  然而“民主社會”的急躁性也在傳入中國,中國輿論對計劃性和理性的看法在快速複雜化,對7%增長合理性的認識能否成為中國輿論的主流堅持,將面臨考驗。

  調結構是中國的大事,它的成功將製造出中國崛起的新能量,刷新這個國家的各項指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