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譚雅玲:美國沒有盡責 僅在享受特權、霸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7 00:03:54  


  中評社北京7月27日電/近期關於中國增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的討論十分熱烈,輿論焦點一般集中於中國在國際貨幣體制和協調機制中發揮的作用。然而實際上,輿論關注的焦點不應是中國,應是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大的話語權國家和最獨特的主導權國家——美國。

  環球時報刊登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的分析文章稱,眾所周知,美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大的主導國家,而其美元霸權在經歷歐元誕生、9.11事件衝擊、伊拉克戰爭洗禮、次貸危機考驗,最終重新確立於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中,美元霸權穩固回歸、美元霸權有效運用、美元霸權進一步發揮效率十分突出而清晰。因此,輿論關注中國的份額與地位、話語權,其實並未認識到國際金融體制的實質性問題。

  近四年來,國際市場對美國經濟的判斷與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距的,這是人為因素所致。在美國強大的媒體力量引導下,整個世界輿論關注的多是美國經濟很差、就業不好,美國經濟有很大的問題,美國經濟還會出現衰退、崩潰和風險等等負面情況,這種輿論使IMF在討論國際救助、援助和協商時,嚴重偏離美國經濟現實和美國職責的定位,大大忽略美國核心因素的作用和效率,使得世界受到壓力、中國受到壓力、歐洲受到壓力、發展中國家受到壓力,美國則有效減緩壓力,甚至逃脫責任。

  文章稱,無論從美國經濟角度評價,或從權力和義務角度評論,美國當前都沒有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盡到自己的責任,僅僅是在享用特權和霸權。首先,美國經濟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經濟結構和品質、質量的優化十分突出。美國製造業處於再工業化時代,以全球化為基點,壟斷了很多產業升級換代的核心技術;而眾多發展中國家則普遍處於工業化時代,水平、資質與結果完全不一樣。

  其次,美國在國際金融機構的份額與權力、話語權也不同於所有國家。儘管美國在IMF的份額在減少,包括投票權也在減少,但依然占據一票否決的特權地位。這就表明,中美在IMF的份額、投票權和話語權,不僅有巨大差別,甚至有本質區別。因此,美國應該負起大國的責任才是世界穩定與均衡的關鍵,國際輿論更應關注美國的行為和對策。如果繼續認為中國是熱點,歐洲是焦點,發展中國家是重點,據此討論國際金融問題,將很難解決問題,甚至會激化矛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