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全球鷹出沒澳大利亞 為躲中俄衛星刺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3 08:51:12  


 
  而在美軍的官方報道中,愛丁堡基地只是“全球鷹”從美國西海岸飛往阿聯酋阿弗拉空軍基地的一個中轉站,飛機在這裡短暫停留,補充燃料後再啟程。不過有知情人士稱,事情並沒這麼簡單。“全球鷹”最開始確實只是在此歇歇腳,但隨著形勢變化,它們越來越有“賴著不走”的傾向。民間人士收集到的記錄顯示,“全球鷹”經常在短期內執行兩到三次任務,每次都爬升到6萬英尺(約18288米)的高度,如果說是“短暫停留”的話恐怕解釋不通。“誰曉得它們做什麼去了……它們有足夠的燃料續航30~35小時,並且還會飛回來。”多爾解釋說。民間航空小組透露,他們一共捕捉到了“全球鷹”的10次任務,“但肯定不是全部。”多爾等人推測,這些偵察機“行色匆匆”,去阿富汗搜集情報的可能性較大。

  為躲中俄衛星刺探?

  關於“全球鷹”秘密駐扎澳大利亞一事,澳公眾甚至南澳地方政府長期被蒙在鼓裡。倒是某些國際媒體聽到過小道消息,這次一並被挖了出來。2006年2月,美國《航空周刊與太空技術》報道說,一架“全球鷹”曾從愛丁堡基地飛往日本南部。彼時,澳官方解釋說,這只是一次演示飛行,原因是日本一直想買“全球鷹”,這個故事聽起來尚可自圓其說。當然,也有分析家提出質疑,因為他們注意到“全球鷹”那次曝光正值朝鮮一系列導彈試射失敗,美國情報部門急於摸底,它最先進的偵察機不可能作壁上觀。

  華盛頓之所以能讓“全球鷹”飛進澳大利亞,得益於兩國政府間緊密的情報合作。澳大利亞是美國廣布全球的“五眼情報俱樂部”成員之一,美澳外的其他“三只眼”為英國、加拿大、新西蘭。長期關注“9.11”恐怖襲擊後美軍情報活動的分析師馬修.艾德稱,作為交換,美方一直在向澳提供包括“全球鷹”收集的情報在內的敏感信息。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本身也有引進“全球鷹”的想法。早在2004年,當時的霍華德政府就計劃斥資10億美元購買12架,2009年被工黨政府的國防部長封殺。今年7月,工黨政府在新公布的國防能力規劃中寫明要在三年內採購“高空遠程無人駕駛航空器”,被外界視作要恢復“全球鷹”採購計劃的信號。澳政府想買別國的先進偵察機,當然不會蠢到不提供基地給後者用,何況,這樣做能讓澳軍方官員有機會考察這款裝備的真實本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