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中國要麼不做做就做絕 必須把日本打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8 09:12:01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觀察者網發表作者宋魯鄭的文章,原題《中國對日重拳出手的背後》 9月14日,對於海內外華人而言,這是自神九上天對接以來,2012年最自豪和揚眉吐氣的一天!在經歷了仁至義盡的口頭勸說、提醒、警告之後,中國終於以雷霆萬鈞之時勢出手了:六艘海監船前所未有的進入釣魚島水域,執法巡示和宣示主權。同時中國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提交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坐標表和海圖,再一次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對釣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日本右翼代表人物、此次衝突的始作俑者石原得知此消息後,居然認為“中國瘋了”(恐怕真瘋的是他)。石原自然有他的立場,但這個反應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了中國反擊的力度之大。中國實際是醒了!

  毫無疑問,經過長期的觀察,一向著眼大局、重視來之不易雙邊關係的中方終於拋棄一切顧慮,不再退讓。這也意味著,中國實際上從政治層面已向日本攤牌,兩國四十年積累的友誼至此完結。相互敵視、對抗將成為未來中日兩國關係演變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日本這種輸力不輸理的民族,中國必須“要麼不做,做就做絕”,不把日本打服,絕不罷手。

  事實上,中日自建交以來,中國就恪守擱置爭議的立場。因為中國明白,主權問題本質上就是一個無解的零和遊戲。與其無謂的為此爭執,還不如先從雙方的共同利益入手,合作發展。或者未來有新的智慧(德國和波蘭就共享一個島嶼)或者雙方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爭端之時,形成類似於歐洲法德型的關係,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建交四十年來,中國從未主動尋釁,而當日本挑釁時,中國的反應也往往適可而止,相當克制。中國顧全大局的良苦用心顯然被日本誤讀了,竟而得寸進尺。所以今天中國既然出手,就一定要讓日本明白什麼是中華文明“先禮後兵”的傳統,徹底讓日本清醒而不會再誤讀,並以此做為日後處理中日關係的標杆。只有這樣,才真正能夠確保東亞的穩定和太平。

  日本此次之所以不顧中國的連番警告如此膽大妄為:幾天之內就完成了釣魚島國有化的程序(正常這樣的程序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還有一個原因是現任首相野田佳彥妄圖撈取政治資本,挽救自己低迷的支持率,贏得即將於本月21日舉行的執政黨黨首選舉。縱觀中日建交四十年,這樣的誘因引發的中日衝突屢見不鮮。所以中國只有全力出手,令之再也無法從中漁利,從而杜絕效仿的“後來者”。中國的目的就是要麼令野田佳彥敗選,後繼者引以為鑒,要麼令其改弦易轍,唾面自幹。 

  日本二戰後借助冷戰,重新崛起成為全球一流國家。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日本加速沉淪。正如前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布魯金斯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暨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近日在台灣接受媒體採訪時所承認的:“日本過去一直是一級國家,現在卻遇到真正的挑戰:它是否想要繼續扮演一級國家的角色? 日本的領導問題(六年換了六任首相)、長期的人口與經濟前景,只會使這個問題更險峻。近年來真正讓日本還能當一只老虎的,是它背後有另一只大老虎。那就是美國。”假如沒有美國做後盾,日本不僅早就淪為世界二流國家,更無膽量向中國挑戰。所以中國要想打服日本,美國絕對是繞不開的(關於日美關係,石原也有一段精辟的論斷:“日本一直是美國的小老婆。日本的精神性,國家和民族的自主性都受到了掠奪,坦率地說,日本是美國的情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